第04版:焦作新闻/ 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孟州市举行第十三个记者节颁奖晚会
强力推进背街小巷整治工作
发挥自身优势 提高履职能力
城际铁路征迁工作再发力
商贸兴旺活力增
强化安全稳定工作
现代农业展露新姿
石井村用上了自来水
让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稳固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农业展露新姿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沃野阡陌,日新月异;广袤农村,勃勃生机。近10来,对于孟州农业而言,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10年。该市的农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快速发展过程;该市的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农业效益大幅提升,金色的田野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农业强百业兴。孟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谱写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篇章,为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市先后荣获了“河南省农业生产先进市县”、“科技示范市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市”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县”等称号。

  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该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扎实实施粮食高产创建,着力培育扶持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等,积极推进粮食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粮食生产“十连增”。2011年,该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68万亩,较2003年增加16.7万亩;总产39.16万吨,较2003年增加16.26万吨。今年,该市小麦种植面积38万亩,平均亩产556.7公斤,较去年增加2.1公斤/亩,增幅为0.38%;总产21.1546万吨,较去年增加0.08万吨。

  粮食高产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市以粮为轴,启开了现代农业加速推进的美丽画卷。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头戏,孟州依靠科技支撑和项目拉动促进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10年来,该市依据地形特点发展起“平原经济”、“滩区经济”和“窑洞经济”,推广“四大怀药”种植、大棚蔬菜种植和种桑养蚕、特色养殖,形成了一批专业种养殖村,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有216家。在孟州,已建成省、市级标准化农业核心示范园区6个,确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个;开发了高麦芽糖浆、双歧因子异麦芽低聚糖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形成了12个品牌商标,推动了特色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土地流转为该市农业组织化程度提升创造了条件。近年来,该市组建乡镇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1个、村级服务站57个,以合作社、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促进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7万亩。占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的17%以上,全市23.37%的农户成为新型农民。孟州市河雍街道东田丈村是孟州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一个典范,该村所有土地通过土地流转,全部用以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村里成立了孟香果蔬专业合作社,注册了顶花带刺牌黄瓜,每年可实现农业收入500余万元。在典型带动下,该市已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41个,涉及范围包括果蔬、中药材种植,生猪、肉鸡、奶牛饲养,农机服务及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累计发展成员7457户,成员出资累计达到26129万元,辐射带动农户累计达到37753户。

  回顾孟州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和惠农政策的落实不得不提。几年来,孟州已累计投资3986万元实施了30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自2007年以来,兑现政策资金7000余万元;持续发放农机补助资金2822.7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达5262台(套),受益农户3907户;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机电排灌面积达到36.4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34.4万亩,旱涝保收田达32万亩,为孟州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保障。

  聂小品 杨文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