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长松
“小军,啥情况?”10月31日下午临近下班,鑫诚集团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彭亚琴急匆匆找到了正在陪同记者采访的原料车间主任孙小军。
孙小军快速从蓝色工装口袋里掏出一个纸团,慢慢打开之后,将一个约2厘米长、呈螺旋状的东西递到彭亚琴手上。“这是刚出窑的砖上鼓出来的,我分析:一是原材料自身原因造成的,二是带入的杂质,但还要最终确认。”
“我去现场看看。”仔细端详了这个物品之后,彭亚琴才离开。
孙小军向记者表示歉意。他说:“我是原料车间主任,职责是把严产品质量第一关,为后面工序提供合格的泥料,只要可能是原料引起的质量问题,我都会追踪到底。”
1972年出生的孙小军,已在鑫诚集团工作21个年头,先后在装窑、烧窑、工艺员、质检员等多个岗位上工作过。期间,他又参加了洛阳工学院在鑫诚集团开办的为期2年的半脱产培训,这为实践经验丰富的他充实了更多理论知识。2005年,孙小军走上了鑫诚集团原料车间主任的岗位。
业务娴熟的孙小军深知,优良原材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必要前提。基于此,他对自己管辖的拣选、粉碎、泥料混碾等几个工序都规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
在原料车间的料场内,记者看到地面整洁,熟料、生料、块料、面料堆放有序。“这些料品在进场时之前都已经过严格检测,在这里要做的就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拣选。”孙小军说,拣选工艺主要分为筛选、叉选和人工手选。拣选很重要,目的就是去除杂质,提纯原料,如果成品中带入杂质,将会出现熔洞成为废品。
随着孙小军的介绍,记者又来到了原料粉碎现场。铲车将拣选后的原料送到双轮破碎机进料口,随着机械轰鸣,原料被粉碎成大小均匀的颗粒。孙小军指着不远处一个横放的圆柱体的大型设备说:“这道工序是将原料加工成颗粒和细粉,检测指标是粒度和细度,这对产品的堆积密度和各项物理指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料车间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将粉碎好的颗粒料和粉料加入多种结合剂,放入湿碾机中拌和好,并通过皮带输送到成型车间。据了解,鑫诚集团耐火砖产品有高铝质、黏土质、硅质等不同规格,原料配比也各不相同。孙小军说,虽然这些都是老产品,技术也非常成熟,但由于原料是一些矿石,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这就要求原料车间要时刻检测,不断调整原料的各项配比,以保证输出泥料的稳定性。
随着近年来新业务的开展,对耐火砖的标准也不断提高,这也对原料车间提出更高的要求。前不久,山东一家铝加工厂到鑫诚集团订购了一批黏土砖。该厂家对砖的耐高温等物理指标有很高的要求,鑫诚集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接到任务后,孙小军结合技术部门,经过反复试验配比,最终确定了生产原料,经过小试、中试、大试和生产试验,各项指标完全符合要求。三个月后,质量优异的产品顺利交到客户手上。
作为鑫诚集团产品质量第一道关口的守门人,孙小军深感自身责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