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婧 仝伟平
昨日上午,记者在市第三人民医院见到李玉刚时,他正与同事们一起收听收看党的十八大开幕式。大会开幕式后,他踏上赴郑“捐髓”的行程,去挽救一个年仅20岁的白血病患者。
李玉刚是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一名主治医生,他所在的感染四科是医院应对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工作的“尖刀班”。
在同事眼中,他性情温和,乐于助人。该院院长成文烈说:“听到李玉刚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消息,我一点也不意外。”
“救死扶伤,发扬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从医20年,李玉刚始终牢记这句誓言。在潜心治病救人的同时,2006年5月8日,李玉刚在市东方红广场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车上留下了宝贵的血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今年5月,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河南分库传来消息,李玉刚与一名年仅20岁的白血病患者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初分相合,市红十字会随即征求他的意见,进行高分辨配型。
当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将这一消息告诉李玉刚时,他当即表示要求尽快捐献。
高分血样检测完全相合,捐献前的全面体检完全符合捐献条件。根据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国家管理中心的统一协调安排,李玉刚昨日下午赴郑州做捐献前的准备工作,13日上午,李玉刚将向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李玉刚赴郑“捐髓”得到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虽然他们也有所担忧,但为了挽救另一个生命,亲人们还是尊重他的选择。“我怕看到家人担心我的样子,所以不想让他们跟着去。”得知李玉刚赴郑捐献没有家人陪同,医院专门安排一名工作人员去陪护。
“我国现在有400多万血液病患者,仅白血病人每年就新增4万例,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处于花季的少年。对于这些忍受巨大病痛、挣扎在死亡边缘的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挽救他们生命的最大希望。”李玉刚希望他的行动能唤起更多人的爱心,去为需要的人献出生命的种子。
相关链接:焦作市红十字会自2003年3月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工作以来,截至2012年10月,焦作市共有5500余名志愿者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有近400名志愿者库存HLA资料与患者相合,其中有144名志愿者有幸与患者作了高分辨血样检测,43名志愿者作了捐献前体检,其中25名志愿者成功向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