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公厕貌似别墅 设环卫工休息处
近日,有市民在路过苏州市区干将桥时,发现桥北的南浩街路边“隐藏”着一幢粉墙黛瓦的二层别墅,走近一看才发现居然是座公厕。这座公厕占地200多平方米,下面是公共卫生间,上面一层则是供干将路沿线的环卫工人休息之用。公厕不仅设施一流,还在苏州姑苏区首次为残疾人设置了专用的升降梯。
豪华公厕看着像别墅
粉墙黛瓦,四周树木环绕,门口是个小游园,游园边上就是护城河。这样一座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要不是一楼的门头上挂着“公共卫生间”的木刻招牌,恐怕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幢豪华别墅。
走进这座豪华公厕,只见一楼有4个房间,除了男女和无障碍卫生间外,还有一个公厕管理室。各卫生间内的卫生洁具清一色都是名牌,感应式洗手池、自动干手机,配置一点不比星级酒店里差。
在这座公厕北侧,还有一个小门,门边上挂着个木质的牌子,上面写着“环卫工人休息室”。记者进了小门走上二楼,发现拐角处是个独立卫生间,里面淋浴设备一应俱全。在二楼的一间房间内坐着几个人,其中一人告诉记者,他们都是环卫站的工作人员。二楼有两个功能,第一是用作环卫站的办公室,第二就是供附近的环卫工人临时休息之用,据他介绍,每天都有大约30名环卫工人来到这里休息。
这时,记者刚好遇到了一名来休息的环卫工人,她说,自己就负责干将桥一段的马路清扫工作,中午有大约1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以前都是随便找个桥边路边坐下躺下,休息一会儿,“现在有了固定的休息点,不用担心刮风下雨了。”
行动不便者可使用升降梯
记者注意到,虽然有无障碍卫生间,但是这个公厕却没有设置无障碍通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时,记者发现一楼阶梯南侧有一台升降梯。一名管理员告诉记者,这是专门用来为行动不便的如厕者服务的。无论是坐着轮椅的残疾人,还是年龄较大腿脚不便的人,都可以直接被送到台阶之上的平台,下了升降梯就到卫生间门口了,十分方便。
每一笔款项都经过审批
昨天上午,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几名前来上厕所的市民,对于如此“豪华”的公厕,他们的感觉都是“干净,漂亮,看着就舒服”。
一位顾阿姨说,她就住在公厕后面的一个小区,以前这边有个公厕,但是比较老旧,看上去也脏兮兮的。新厕所建起来后,感觉特别漂亮和干净。
苏州市姑苏区金阊环卫所设施科吴科长告诉记者,这个公厕是去年为了配合干将路综合改造工程修建的,占地面积为231平方米,造价大约为100万,确实比一般公厕要高一些,但是每一笔款项都经过了严格的立项审批。
升降梯不是为了突出豪华
吴科长介绍,目前在姑苏区确实只有这个公厕才有升降梯,但并非为了突出其豪华,而是另有原因。原来,公厕地下没有污水管网系统,如果贴地修建,排污会成问题。但是抬高之后,残疾人如厕又成了必须考虑的问题。他们本来设计了无障碍通道,但是由于台阶较高,一圈一圈绕上去占地面积较大,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选择安装一个升降梯,并由专人负责操作,以方便残疾人使用。目前,该公厕由两名专职人员管理,24小时开放供市民使用。 来源:新华网
七旬老汉身绑“炸弹” 向儿女讨赡养费
贵阳新闻网消息昨日,湄潭县一名年过七旬的老汉,因对儿女赡养不满,身绑"炸弹",扬言要与儿女同归于尽。据介绍,经民警劝说后,这名老汉解下了用竹筒和泥沙制作的"炸弹".
民警介绍,他们接警后赶到现场发现,老汉站在田野里,情绪激动,其腰间绑着一圈据称是炸弹的竹筒。周称,自己养育了4个儿女,现在老了,没了劳动能力,儿女们却对他不管不顾。"与其这样活着,还不如大家一起去死。"周老汉说。
见状,民警一边劝说周老汉,一边前往周家调查情况。"在周老汉家里,我们找到了少量用过的导火索,以及部分竹筒和泥沙。"一位民警说,由此,大家判定周老汉身上绑着的,可能并不是炸药,而是假炸弹。
但为了慎重起见,民警依然加大了对周老汉的攻心劝说。半小时后,老人主动解下了捆在身上的竹筒,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此时,民警迅速上前,抓起地上的竹筒,送到安全地带拆解后,发现里面果然都装着泥沙。当天,在警方和政府组织下,周老汉和四个儿女被召集到村委会。
据介绍,在批评和教育后,周家四个儿女答应通过每月支付生活费的方式,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与此同时,周老汉也承认自己的行为不当,表示愿意接受处罚。
据了解,鉴于周老汉认错态度较好,年龄较大,加之未造成危害,警方仅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来源:贵阳新闻网
南京花10万元为2万个窨井盖投保 伤人最高赔45万元
本报讯 据《南京日报》等媒体报道,从去年开始,南京市城管局称,他们已花了10万元,为其管养的2万个窨井盖购买了公众责任险。这意味着一旦发生因窨井盖缺失、沉降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等意外事故,将由商业保险进行赔付,最高额可达45万元。
【案例】
窨井损车赔了500元
窨井伤人,一直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
前几天,南京一位市民开车时,车突然卡在了一处窨井口。他下车查看发现,窨井盖不知何故翻在一边,车子底盘受损。
窨井盖养护人员检查后,确认了窨井伤车事实。在和保险公司沟通后,工作人员赔偿了车主500元。
南京市城管局排水管理局管线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说,卡住车的窨井盖属于他们管。为了化解窨井盖伤人、伤车纠纷,去年开始,他们花10万元为南京市2万个窨井盖购买了公众责任险。
【约定】
出事最高赔付45万元
江苏律师吴波说,为窨井盖购买保险这属于商业保险的范畴,通常在销售财产保险的公司都可投保公众责任险。
根据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保险合同显示,当被保险窨井盖因为缺失、沉降等原因造成伤人、伤车意外时,由保险公司和养护单位共同承担赔偿责任。其中,单次人身伤亡最高赔付30万元,单次财产损失最高赔付15万元,两者相加每次事故最高赔付45万元。
在赔偿分担上,单次事故赔付4000元以下的,养护单位赔偿400元,其余由保险公司赔付;单次事故赔付超过4000元的,养护单位赔偿10%,其余由保险公司赔付。
去年至今,上述保险已成功赔付了20多起,单次赔付额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
【说法】
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不过有网友认为,窨井咬人不断发生,原因是责任没有到人,惩罚不够严厉,如果城市管理部门可以发动大家举报井盖破损、丢失,奖惩分明,肯定也可以解决井盖丢失的问题。
专家认为,要解决窨井咬人,还得相关部门解决井盖频频丢失,频频损坏的问题。
在国外,为解决井盖丢失的问题,有些国家把窨井盖和地面砌平,然后在上面铺一层沥青,普通人不知道它在哪儿,只有管理部门知道,小偷想偷也没法偷。
【意义】
降低了个人维权成本
统计显示,南京市目前约有43万个窨井盖,但产权单位众多,包括市政部门、自来水公司、燃气公司等,南京平均每年发生窨井盖缺损、被盗投诉1000多起,平均每天发生1起由窨井盖缺损、损坏引起的索赔纠纷。
专家分析说,由于窨井产权单位众多、部分管线无人认领,窨井伤人纠纷常常难以找到索赔对象,现在一出事,保险公司先行理赔,然后再由保险公司出面落实责任,由原来的“个人对机构”变成了“机构对机构”,降低了个人的维权成本。
目前,南京正在逐步明确管养单位,并要求在窨井盖上标明管养单位。来源: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