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这是健康卡看病有着落,那是新农保养老不发愁,楼上楼下两层住得也宽敞,浇浇花种种菜,有吃有喝有钱花,这就是俺的幸福生活。”10月30日上午,在大封镇西唐郭村,67岁的马水泉一边向笔者炫耀着“宝贝”,一边催促着老伴张罗饭菜。
马水泉是邮电部第四工程局的退休干部,1994年返回祖籍大封镇西唐郭村居住,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儿子们比孝顺,儿媳们赛贤惠,孙子孙女们个个聪颖,让老马整天笑呵呵的。
“大儿子一家在郑州工作,二儿子一家定居在南京,家中只有老伴和俺。”老马说,“老伴身患心脏病十几年了,在过去是俺和孩子们最担心的。”
二十几天前,老马的老伴冯振娥因心脏病突发再次住进大封镇卫生院。凌晨2点来到卫生院,老马发愁了:没有钱怎么看病呀?深更半夜的往哪里借钱呀?
“水泉叔,俺婶已经脱离危险了!”医生王小芳从抢救室走出对他说。
“王医生,你先给俺担保一晚上,行不行?我天明就去凑钱。”老马哀求着。
“放心吧!”王小芳说道,“如今在咱县任何一家医院住院,都是先看病出院时再结账,不用抵押证件不用提供担保,你不用再发愁了。”
十天过去了,医生诊断用药都非常用心,护士一天三餐送饭到床前,老太太的病一天天在好转,但是从没有人来催缴费。老马越发显得纳闷:花费肯定要比前几次多,服务态度这么好,哪有免费的午餐呀?
冯振娥告诉笔者,2008年在镇卫生院住院时费用是预缴,14天花2200元,新农合补助不到1000元;这次住院也是14天,药品费用享受的是不加价,诊疗费是全免,整个病程总花费不到1600元,费用还是在出院时只缴纳了自己承担的480元。
“现在咱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马水泉指着临路的一个院子说,“这是俺村里的卫生所,建设的可漂亮了,电脑、DVD等设备可先进了,药品是进啥价买啥价可便宜了,看病刷卡可方便了;镇卫生院的医生每月都要来给群众讲疾病防治知识,就是小孩们打防疫针也都要提前通知到家的,老年人平时吃上该注意啥都交待的非常清楚,这些一切都是免费的。好年景好政策,老百姓的生活是好上加好呀!”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县利用项目资金1833万元,率先在全省完成村级卫生室改造建设和必要设施设备配置;率先在全省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率先在全省推行县、乡两级所有医院“先住院、后付费”服务模式;探索住院次均费用级差管理新机制在全省得到推广;“五想十免”社会服务承诺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群众满意率达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