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垒
16岁的沈阳女孩李诗在乘坐149路公交车时,感觉座椅很凉,她就让爸爸把她的3000元压岁钱拿出来,给20辆149路公交车买了600个坐垫。 (据《辽沈晚报》)
读完新闻,让人禁不住赞叹,这小姑娘真是好样的!她自己体验了冰凉车座的不适之后,能从自身联想到其他乘客在乘坐公交车时也会觉得不适,这种推己及人的想问题的思维方式正是我国传统文化对个人道德方面的要求之一——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想到这一点,又能按照道德要求去做出来,也值得敬佩。要知道,行难于知,我们很多人很多时候并非不能辨别是非善恶,但会因种种困难或借口放弃了把善念践行成善行。
这则新闻的意义不应该仅限于让人感到温暖,对作出这一温暖举动的李诗表示赞叹,我们还应该对照反省,看看自己能从中学到什么,我们自己应该对社会做些什么。
我们每个人要依附于社会而生存,但我们本身也是组成社会的一个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每个人的状态其实就是社会的一部分状态。很多时候,我们在抱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作为应对,我们表现出的是冷漠和戒备,很少想到社会上目前种种不好其实自己是有责任的。
我们期望生活在一个充满有爱的社会大家庭里,为了如愿,我们能否像李诗为公交车座安装坐垫来祛除冰凉那样,对社会多贡献一分爱心?我们希望生活在卫生整洁的城市环境里,自己就不应该图省事而随手抛垃圾;我们希望出行顺畅,自己就应该遵守交通规则;我们厌倦同事在办公室里高谈阔论制造噪声,也应该反思自己是否也有破坏公共环境的行为,比如在电梯里抽烟、在办公室播放音乐、在公交车上吃韭菜包子……
社会不会因为我们的指责和抱怨而变得更有爱,要靠我们遵守保证社会秩序的规则,要靠我们抵制违反规则的行为。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对社会担负的责任。
当然,社会有分工,在特定的方面有些人应该担负的责任要多一些。比如为公交车安装坐垫,本应该是公交车运营企业的职责。李诗用自己的压岁钱为公交车车座安装坐垫,已经超出了一般社会道德规则所要求她做到的,这也是她这一举动让人敬佩的原因。其实她这举动是给当地公交公司一个提醒,在改善服务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和个人类似,各专门行业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其从业人员在遵守社会共同的规则之外,在做本行业的具体工作时也不要忘记自己应负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