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伟涛 詹长松
11月8日9时,初冬时节的焦作东方海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区,安静有序。
而在东方海纳生产车间,记者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打磨、钻孔、抛光、浸脂……各个工位上的工人紧张忙碌。
东方海纳董事长刘晓庆手指一个灰黑色的庞然大物,告诉记者,根据客户要求的换热效果,公司专门设计制造的这套合成换热器设备,直径4.5米,高18.8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石墨换热器成套设备。
“就是加班加点赶工期,企业的订货合同也要到明年1月份才能干完。”刘晓庆说,他刚从青岛订购了100多万元的生产设备,用以进一步扩大产能。尤其令记者惊讶的是:东方海纳目前年产值预计可达3亿元,稳居全国石墨制化工设备行业第二宝座。
数字尽管枯燥,但极具说服力。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其他企业纷纷停产的情况下,东方海纳却实现了“寒冬”中的超越。此外,东方海纳还凭借科技创新,为石墨制化工设备行业带来了期盼已久的“标准化洗礼”,大大提升了整体行业水平,拓展了市场容量。
东方海纳的DNA密码
一个企业的DNA密码,往往根植在老板身上。
曾在多氟多、佰利联、未来铝业工作过的刘晓庆,收入不菲,原本生活得滋滋润润。然而在2009年,志向远大的他,敏锐洞悉未来石墨制化工设备市场的火爆,随后毅然辞职创办了东方海纳。
这个市场究竟有多火爆?
作为更新换代产品的石墨换热器,成本、环保等方面的优势自不待言,关键是其换热效率还是原来碳钢换热器的5倍。特别是石墨合成炉等大规格耐高温高压石墨制化工设备及石墨坩埚、石英坩埚制品及其他石墨非标部件等,广泛应用于化工、农药、医药、纺织、食品、石油化工、三废处理等工业产业中,将现代工业产生的废物进行循环再利用、创造再生价值,可谓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石墨换热器行业虽小,市场却大。仅在我市工业集聚区内的化工企业,其需求量就能突破亿元产值。”刘晓庆说。
东方海纳出现之前,这一市场可谓是“乱”字当头。原来的石墨换热器企业多集中于江苏南通、辽宁沈阳等地,但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一旦企业设备出现故障,石墨组件无法相互替换,只能更换整套设备。这为众多化工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成本负担。
深谙化工企业需求的刘晓庆开始思索,东方海纳是在现有市场中分一杯羹,还是高起点入市不走寻常路?东方海纳选择了后者,且高起点介入,勇做行业领跑者!
超越就是真功夫
超越的动力不仅来自外部,同样源于内心。当整个行业沉迷于规模的扩大、技术的垄断时,东方海纳则选择了一条向上的路。这种对自我的拷问,对未来的探索,无疑是艰难而又痛苦的。
刘晓庆在前期调研时发现,沈阳、南通等生产企业,有的只是技术垄断,但由于没有专用的石墨材料,他们都是采购普通碳素材料,然后加工成石墨换热器再销售给化工企业。
为提高换热器的导热率和耐腐蚀性,实现从原材料开始的技术超越,东方海纳在成立之初,就通过建设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依托湖南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联合建立相关实验室,同时聘请湖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担任技术指导,对石墨材料机械强度所有指标进行检验和验证,研发新型碳素材料。
截至目前,东方海纳研发的石墨设备或部件中温碳化的方法已获国家专利,并获石墨冷却器、碳化器、圆块式石墨换热器、耐高温列管式石墨换热器和大规格低应力玻璃钢增强石墨复合管件等五项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化工设备领域的节能高效级废液回收等项目。
相关专家评估后认为,这些专利技术可以替代进口的高价石墨换热器,与鞍钢、武钢等国内大型钢企配套。与此同时,东方海纳还与处于石墨材料研究国内领先水平的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制定了《不透性石墨材料抗弯强度试验方法》、《工业瓷球—开孔瓷球》等23项国家行业标准。
刘晓庆说,以圆块孔式石墨换热器为例,实行行业标准化后,可以只更换损坏的换热块,如此一来,不仅使一台设备的使用年限从2年延长到了8~10年,还使企业的维修费用从20多万元降低到5000元,降低了企业成本。
更重要的是,企业设备维修周期大大缩短,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设备维修,确保了生产的连续性。
从高起点入市到标准出炉,虽然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却是东方海纳一次观念的突破,更是建立在“为客户着想”的理念之上,一次从服务客户到实现双赢的超越。
创新才是硬道理
据了解,东方海纳年产3万套石墨换热器及其制品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4亿元。而按照刘晓庆的计划表,东方海纳还将成立贸易公司,开拓国际市场,并利用3~5年的时间,达到上市条件。
同时,东方海纳的超越之路更让刘晓庆认识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创新为魂。
作为一家集石墨制化工设备开发、设计、制造、销售、维修、防腐施工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型技术企业,东方海纳填补了河南省行业空白,成为目前河南唯一一家正规的生产石墨换热器及其石墨制品厂家。东方海纳研制的碳化器等设备先后获得1项国家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聚四氟乙烯浸渍石墨工艺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特别是,东方海纳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实现了石墨制化工设备的任意组合装备。凭此专利技术,东方海纳为客户研发生产的石墨坩埚设备,直径达3.4米,世界最大。
为了企业下步发展,中站区也给予了东方海纳大力扶持,把其列入我市24家上市后备企业之一,并预留了70亩项目用地。“预计扩产项目明年可开工建设。届时,东方海纳生产基地可实现石墨制化工设备的批量生产,15年之内行业内其他企业无法超越。”刘晓庆说。
10月18日,东方海纳与河南大学共建的石墨化学工程技术中心正式揭牌。依托这一技术中心,东方海纳将投入资金1500万元,以法国罗兰的国际先进水平为标准,研发新型树脂材料,把石墨换热器的耐热能力达到470度,超过罗兰标准370度,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东方海纳加快自主创新、实现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东方海纳还高规格起步做环保,争做石墨行业最干净的企业。截至目前,东方海纳已投入资金300万元,上马除尘设备,确保清洁生产。
临近采访结束,刘晓庆告诉记者,11月19日,东方海纳将作为唯一一家石墨换热器生产厂家,前往上海参加全国换热器行业展会,进行技术交流,增强创新能力。
大浪淘金。也许,这种专注创新,不断超越的勇气和智慧,正是东方海纳成功的决定性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