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璐
老人相继病重,残障的小舅子生活不能自理,1991年以来,当种种苦难相继降临到中站区市民张有才身上时,他没有退却,而是将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到了养母、养母的弟弟、岳父、岳母和残障的小舅子五位亲人身上,为他们撑起了一片幸福的天空。
见到张有才,记者发现他穿着极为朴素,性情温和,丝毫看不出饱受生活苦难的迹象。他告诉记者,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残障的小舅子屋里。他的小舅子左腿静脉曲张,脚外关节长年溃烂,生活不能自理,穿衣、喂饭、喂药就全落在了张有才身上。为治好小舅子的病,张有才四处求医,用艾条蒸、红霉素软膏涂抹、药酒洒等偏方,他都试了。偶尔听说下雨天的蜗牛可以治小舅子的病,他便冒雨爬到树上捉蜗牛。
今年58岁的张有才,自幼被养父母抱养。7岁时,养父因病去世后,他从此便和养母相依为命。1981年,张有才与妻子相识,妻子被他对养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所感动,愿意与他一起孝敬老人。
婚后,张有才把养母的弟弟也接到身边照顾,并且每周坚持骑摩托车去武陟县小董乡看望岳父和岳母,直至他们病故。1991年,张有才的养母被诊断出得了胸膜炎。出院后,张有才精心照顾养母,并在她的床边挂了一个小铜铃,养母有事时摇一下小铜铃,他就会及时赶到。为防止养母长期卧床生褥疮,他经常用热水给养母擦身,而且还学会了简单的按摩。就这样张有才一直悉心照顾着养母,直至养母去世。
如今,小舅子在张有才的照顾下快乐地生活着。多年来,张有才为当地居民树立了榜样,但他却说:“亲人劳累了一辈子,不容易,伺候他们我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