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本报通讯员 朱福多
一分一合,贵在创新。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新能源之路,走得很巧。咋个巧法?把氟和锂结合,把氟和硅分开。这一分一合,既有哲学的思维,又有科学的原理。据此,多氟多由传统氟化工迈向了新能源。
效果如何?在我市西部的经三路两边,由多氟多自主研发的100多盏新能源路灯,华丽绽放,随着该示范路段新能源路灯渐次投入使用,最终用于经三路上的新路灯将有300多盏。这是我市大胆探索新能源行业、利用无污染的锂电光伏产业造福百姓的先例。
董事长李世江介绍说,按照“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路线和方向,多氟多通过持续技术创新,研制成功了行业领先的半导体照明流水生产线。与传统路灯相比,这种新能源路灯有着无污染、可再生、可储存等诸多优点,放光亮度与持久性也是传统路灯无法比拟的。
多氟多原本是一个氟化盐王国。其冰晶石产能8万吨/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连续10年出口量居全国首位;其无水氟化铝产能12万吨/年,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3.36%,连续4年出口量居全国首位。
作为我国无机氟化工的领军企业,多氟多研究了氟、锂、硅三个元素,打造了三个电池:铝电解槽电池、锂电池、光伏电池。第一个电池是消耗能源,多氟多的任务是帮助电解铝行业节约能源。第二个电池是通过能源转换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和我们的生活质量,多氟多的任务是提高转换效率并满足人们的需求。第三个电池是使用自然界最为丰富的太阳光,多氟多的任务是通过能量转换生产清洁能源。
化工行话称“氟硅不分家”,多氟多却是“氟硅巧分家”。利用磷肥行业副产品,多氟多氟硅酸钠制氟铝酸钠副产二氧化硅,把教科书上定义为“硅渣”的二氟化硅做成了白炭黑,开辟了资源综合利用新模式。多氟多还利用全新的工艺将氟硅酸钠里的硅分离出来,做成单晶硅和多晶硅,实现了硅产品的系列化和高质化。
所谓“合”,就是多氟多以无机氟化盐产业为基础,把元素周期表左上角和右上角的两个元素——锂和氟结合起来,依靠技术创新开发了六氟磷酸锂,并应用于锂电池的电解液,取代了国外进口产品。
2006年,李世江随团访问日本时,国内氟化盐某知名专家对多氟多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氟是非常活泼的元素,氟的用途非常广泛,科技含量非常高,如果把氟这个元素研究透了,你的产品就不应该论吨卖,应该按公斤来卖。这次偶遇,让李世江振奋不已,坚定了李世江开发新能源的决心。
作为锂电池的电解液,六氟磷酸锂是制造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之一,之前晶体技术一直被日本垄断,价格一度高达每吨100万元。六氟磷酸锂生产技术难度很高,产品本身极易吸潮分解,其含水量以百万分之一计,仅是极其细微的差别,就可分出两款六氟磷酸锂的优劣高下。因此,六氟磷酸锂对原料、设备及生产环境要求十分苛刻,属于典型的高科技含量、高风险、高附加值的“三高”技术产品。
多氟多人借助于能自产六氟磷酸锂关键原材料——氟化锂和氢氟酸的有利条件,反复试验,终于自主开发出被垄断了多年的晶体六氟磷酸锂生产技术。2011年,多氟多200吨/年六氟磷酸锂项目达产,市场反应良好。(下转二版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