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本报通讯员 辛振乾
有一种信念,多年来在我市党政机关和广大群众中坚定不移、永恒不变,这就是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信念和意志;
有一种力量,多年来激发着我市社会各界传递爱心、慷慨解囊,这就是关心拥戴子弟兵的满腔热情和炽热情怀。
军人是祖国的忠诚卫士,军人是和平的钢铁长城。让子弟兵在军营安心服役,让军属们得到很好照顾。正是这种共识,我市拥军优属传统传承不息,弘扬光大。
在前不久全省公布的优待金发放公告中,我市名列前茅。今年省军区联合工作组对我市征兵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我市按时足额发放优待金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领导高度重视,始终把这项工作摆在政治高度抓好落实
“持续扎实抓好优待金落实,各县市区要严格按照标准,在每年八一前将优待金一次性足额发放到军属手中。”今年10月11日上午,在全市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我市再次就优待金发放工作专门提出了要求。
按时足额发放优待金,确保军人家属真正享受到优抚政策,是市委、市政府、焦作军分区一以贯之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多年来,我市持之以恒地把这项工作摆在政治高度抓紧抓好,只要召开与之相关的会议,市领导都要反复强调,提出明确要求。
在今年7月21日召开的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总结表彰大会上,市委书记路国贤就双拥工作再次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多为部队办实事,多为部队排忧解难,多帮助部队解决实际问题。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我们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这一重要论述精神,不断完善双拥工作机制,切实把双拥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立坤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大力支持部队建设,积极为部队排忧解难,要政治上关心、经济上支持、生活上关照,特别是要解决好驻军的发展、随军家属的就业、部队子女的入学、转业安置等问题,让部队的官兵在军营舒心、安心地工作。3月13日至15日,焦作军分区组织5个由军地有关部门参加的征兵政策贯彻情况检查组,对各单位征兵政策落实情况,特别是优抚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努力为征兵工作开展创造条件。
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征兵工作,2011年10月25日,市委、市政府、焦作军分区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征兵工作的意见》,决定建立义务兵最低优待金制度,明确指出,自2012年起,农村义务兵优待金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农村人均纯收入,城镇义务兵优待金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义务兵优待金由省财政按照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补助,市财政对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按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补助,不足部分由县市区财政负担,并于每年八一前由民政部门统一发放到位。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同役同酬的义务兵优待金保障机制。同时,每年元旦、春节、八一前夕,市民政局、焦作军分区都要向全市发出做好节日期间双拥工作的通知,明确强调做好优待金的落实保障工作,让子弟兵放心,让家属放心。
创新发放方式,不断完善义务兵优待制度
今年是河南省实行新的义务兵优待金标准的第一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广泛宣传发动,多方筹集资金,精心组织,迅速部署,形成了党政军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确保了义务兵优待金八一前足额发放到位。据了解,2012年,我市共为3903名义务兵发放优待金4111.478万元。
记者在《2012年焦作市优抚工作要点》中看到,为进一步规范义务兵优待工作,我市将义务兵优待工作、立功受奖喜报奖励发放工作、到艰苦地区和特殊岗位服役优待工作、军烈属光荣牌发放悬挂等工作专门作为2012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细化量化。在今年全市征兵工作任务部署会上,市委、市政府、焦作军分区再次对义务兵优待金发放工作进行了全面具体的部署。特别是2011年11月初,我市编制2012年部门预算时,市民政局及时将市区各城区义务兵优待金编入预算,安排2012年义务兵优待金120万元;今年5月份,又根据《焦作新区行政区划调整和委托管理交接工作方案》,将博爱县57人、修武县26人、武陟县17人共100名义务兵优待金划归焦作新区发放,维护了军属的合法权益。同时,市民政局对各县市区将义务兵优待金列入当地财政预算进行督促,确保全市义务兵优待金足额到位。各县市区也积极主动多方筹措资金,在第一时间迅速启动发放程序,确保优待金发放落到实处。
提升服务水平,倾情当好子弟兵的坚强后盾
“请你们放心吧,家乡人民时刻关注着你们的成长进步,党委、政府也一定会把优待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你们的亲人手中,同时也一定会帮助你们的家庭和亲人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当好你们坚强的后盾。”这是在欢送新兵入伍仪式上,(下转二版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