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白菜价降至2元/公斤以下
温县:土地流转得益“四个坚持”
修武:财政预算偏重“民生蛋糕”
区域边缘变发展前沿
增减之间,彰显执政新理念
激发农区工业化新活力
“小康社会 美丽中国”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发农区工业化新活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王兆军

  何平感言

  一个没多少优势的平原农业县,靠什么打造出“全国小企业创业基地”、“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等一批闪亮的金字招牌?

  “无中生有”、“有中创优”,靠的是加快领导方式转变。凭着一股敢闯敢冒的干劲,以“筑巢引凤”承接产业,以产业集聚铸造经济发展“发动机”,以盘活资源推进城市建设,以营造环境激发就业创业活力,“车舆文化之乡”闯出了一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强工兴农的特色路子。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对河南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实践表明,装上扩大开放这个“车轮子”,抓住工业化这个“牛鼻子”,走好新型城镇化引领这条新路子,传统农区工业化就一定能提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其中,要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平舆就是靠转变创新,争创农区发展的新条件、新优势,冲破发展“藩篱”,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2010年全省县域经济排序中提升了36个位次,成为全省提升位次最多的县。

  发展提速任重道远。平舆虽有较快发展,但在竞相发展中,仍显发展步子不够快、不够实。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比重大,还有17.3万贫困人口亟待脱贫。

  实力增强不容懈怠。纵向看,平舆经济实力增强了,但横向看,经济还较弱,人均GDP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7%。虽然有了一些产业和项目,但还缺少成长性强的大产业、大项目。

  方式作风亟待转变。干部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有了新的转变,但墨守成规、甘居中游、小进即满的思想观念还较为严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能力不强,发展举措不力。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传统农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战略机遇。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我们必须挖掘智力资源,多动脑筋,在“转”上破题,在“新”中寻路,在“变”中发展。

  登高望远,谋划科学发展新思路。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站位中原看平舆,跳出农区看自身,比照先进找差距。

  我们提出,要以宽广的眼界、开放的思维谋划未来的发展。凝心聚力,务实重干,尽快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

  在工业化发展上,我们筑巢引凤,在全省率先推行产业集聚区建设;创新城市建设机制,盘活城市资产,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把服务业作为新的增长空间和发展资源。

  筑巢引凤,争创工业提升新优势。

  县域经济的发展,主导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

  长期以来,平舆发展工业缺基础,条件差,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无中生有”、“有中创优”,创造招商新优势。

  我们在全省县域率先建设产业集聚区和标准厂房,筑巢引凤,带来了招商引资“群凤争巢”的生动局面。2012年平舆县产业集聚区荣获全省先进产业集聚区称号,连续三年蝉联先进。

  “诚心换真心”,一批批客商纷至沓来,一个个项目落户“舆城”。目前近300家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从单个招商到链条招商,从招企业到招产业,我们建成了以瑞昇家私为依托的新型家具产业基地;以鼎瑞模塑为依托的注塑产品基地;打造“中原皮都”,德国上市公司“保兰德”等124家企业“抢滩登陆”。

  营造环境,激发就业创业新活力。

  平舆是“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全县15万建筑防水大军遍布全国,组织规模、施工规模、经济实力、技术力量达到四个全国同行业第一。

  为了发挥这一品牌优势,我们顺势而为,创新特色发展机制,劳务输出“走出去”,全县建筑防水年收入达25亿元,带动近20万农民致富。

  积极实施“回归工程”。我们制定优惠政策,降低创业门槛,做到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创业的热情和能量。优惠的回归创业政策,吸引了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带资金、带技术、带信息回乡创业。全县先后有6000多人返乡创业,带活了县域经济,带富了一方群众。

  独辟蹊径,扩展城市承载新容量。

  县级城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对吸纳农村人口就近转移起着重要作用。

  着眼于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吸纳功能,我们坚持市场运作,创新机制,激活20多亿元民资参与城市建设,建成了11纵16横的城区道路。中心城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民纷纷到县城购房居住、经商创业,有力推进了城镇化进程。5年来,城区面积、城区人口翻了一番,并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桂冠。

  我们盘活和整合社会资源,建成70多万平方米的8个文化主题公园,10多万平方米的多功能文化艺术中心等公益服务设施,初步形成“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优美宜居环境。城市的扩展变大,使得吸纳引领功能大大加强。

  以人为本,开拓富民惠民新举措。

  发展为本,民生为先,我们围绕老百姓的期盼,创新发展举措,带来群众的“心满意足”。

  产业集聚支撑了经济发展,4万多农民变成产业工人。我们在产业集聚区建成全省最早的职工技能培训中心,每年培训1.2万人次,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加大新型农村社区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7000套保障性住房解决了困难群众住房难题,6万多农民进城进社区购房定居,成为城镇居民。

  通过各种形式,我们积极发展城镇优质教育,在县城区新建扩建寄宿式学校16所,解决了5万多名农村“留守孩子”上学、生活和管护难题。

  发展县域经济重在落实,贵在实干。既要想得到,更要做得到。我们在求真务实中实现了突破,更要在务实发展中做大做强。

  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平舆将继续“无中生有”、“有中创优”,芝麻开花节节高。平舆的明天一定会更富强、更和谐、更美好。

  (作者系中共平舆县委书记 河南日报编辑宋华茹、王华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