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见习记者 岳 静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春风有意苏万物,丽日无私暖千家”。11月7日下午,焦作一中分校第五合堂教室座无虚席,该校副校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阎建国以《楹联拾粹》为题,讲述有关楹联欣赏与写作的相关知识,带领师生们走进了一个如歌如画的名联世界。这是该校举办的首场“名师大讲堂”活动,也是该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举措之一。
今年6月份,中国十大品牌教育机构——宽高教育集团与焦作一中分校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王金战出任焦作一中分校校长后,带着最新的教育理念,以及在教育最前线摸爬滚打的30年实战经验,为焦作一中分校,甚至整个焦作市教育界带来了改革的新风。
“转变教育思想,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铸就名校品牌。”作为焦作一中分校的掌门人,王金战对学校的发展充满信心。5个多月来,该校依托原有的师资力量和校舍设备,明确了“精致育人、学生之上、质量立校、教师为本”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全新的思想理念系统,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教育教学秩序也有了很大改观。
“中学课程的改革,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改革,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诲人不倦的精神,很可能会产生‘毁人不倦’的结果。”王金战说。
那么,怎么改?如何改?经过认真调研,该校领导班子提出了“教学管理与务实教学”,制定并实施了新型课堂、大考模拟、常态课录像、名师大讲堂等务实教学10项举措。
从常态课录像上,该校领导班子发现课堂上不少学生听课状态不行,有的班级根本无法保证课堂质量,这让该校全体教师产生了一次不小的震撼,切身体会到了打造高效课堂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大家的共识是“教学改革成败在课堂,课堂改革成败在效率”。
举办专题研讨、开展教学模式研究、邀请北京和本地的名师开展大讲堂活动、专家教授点评……在各种活动的引领下,思考和实践“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成为全校教师的自觉行动。
该校高一语文教师谷立谨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认可。她的课堂导入做得很成功,总是在授课中穿插许多优美的古诗词句,很快就吸引住了学生,顺其自然就把学生带到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我们全班学生都喜欢听谷老师的课。”该校高一(2)班学生宋书凡告诉记者。高一年级英语教师王倩倩采取的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语法的理解与使用,然后让学生派代表一一登台授课,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又一个教学亮点被老师们挖掘出,并被分享着,他们期待应用到自己的教学课堂中。
高效课堂,学生们受益良多。高一新生赵志坤一向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参与了几次课堂上对一些时事政治的互动和讨论,逐渐对该科产生了兴趣,成绩也提高了不少。“高效课堂的高效性,让学生在学业上有了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和高效发展,教师也可以获得最大的教学收益,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科学的态度与创新精神。”该校高一年级长、历史教师王磊说。
“教学的核心是教育学生学会学习,教师以高水平的教引导学生高质量的学,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焦作一中分校执行校长滑秀林表示,“今后学校将继续以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为切入点,以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契机,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动力,形成干部集中精力抓好教学、教师集中精力研究教学、学生集中精力学好功课的良好风气,促进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