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邮政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山里百姓的贴心人
我市举办邮戳展
从不设找零看亲情服务
2012年邮票亮点纷呈
图片新闻
身份证银行卡不能借  小心涉嫌洗钱获刑罚
开展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活动
图片新闻
优化网点布局 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案件风险防范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1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里百姓的贴心人
——记修武县西村邮政支局投递员赵春林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通讯员 丁保华

  巍峨连绵,路似盘龙,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在修武县西村乡的深山里,报刊和信件依旧是村民了解外界最重要的信息源,而修武县西村邮政支局投递员赵春林就是大山与外界联系的桥梁。

  西村乡投递路线是修武县唯一的一条山区邮路。在这条线路上,零星分布着18个行政村、20多个自然村和10多个石料厂。作为一名投递员,41岁的赵春林在这条邮路上一走就是15年。在这15年里,他每天都坚守在邮路上,没有一次延误,没出过一个差错,被村民们称为“贴心人”。

  赵春林是土生土长的西村人,每天奔走在邮路上的他早已把“家”这个概念变得模糊了,用赵春林媳妇侯全香的话来讲:“他一年在路上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都长,对邮包都比对我亲。”

  按照班次排定,赵春林的投递任务是隔日班,中间间隔一天就算休息。但是,他为了不耽误村民们的报刊和邮件,坚持每天投递。每天早上7时30分,赵春林准时来到邮政所,先把办公室和投递现场打扫一遍,然后迅速地分报排信。这一切做好后,他便推起自行车,带上干粮和水,开始一天的投递工作。他每天都要负重60多公斤的报刊、信件,每天都要行走50多公里的山路,待满天星斗时才能归班。一天时间,他要途经西村乡每个村庄角落,所以在他老婆眼里,赵春林真正意义上的“家”是在邮路上。

  修武县北部深山区环境相对恶劣,天气多变,给投递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但对赵春林来讲,无论是盛夏时的炎炎烈日,还是严冬时的冰天雪地,只要从送邮车上接过邮件,他就有了一种责任感。今年春节,一场大雪过后,山路早已结冰上冻,路面格外滑。赵春林为了准确、及时地完成投递任务,车骑不成就推着,推不成就卸下邮包,在鞋上缠上早已准备好的荆条干草,背上邮包艰难地行走着……

  今年8月的一天,赵春林接到一个大学通知书邮件,此时已经是下午6时了。为了不耽误学生,他骑上自备的摩托车,前往10多公里的当阳峪新村投送,在途中大雨来袭,在四面环山的小路上骑车显得格外恐惧。他怕大学通知书受损,就揣在怀里,在积水很深的路段,根本分不清哪里是平地,哪里是大坑,前行十分困难。当他看到手中的邮件时,想象着大学生焦急等待、期盼的眼神,他毅然向目标前进。一路上,他不知摔了多少跤,衣服没有一处是干的。到了村里,他从湿漉漉的衣服里掏出完好无损的大学通知书,这位用户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他又是拿毛巾又是递开水,可是赵春林妥投后就又消失在雨路上。

  一封地址不详的平常邮件,经过两次试投无效,完全有理由进行改退处理,但是赵春林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以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不管费多大周折,也要将信件送到收件人手中。今年夏天,赵春林接到了一个西村乡岭后村王先生的太平洋人寿保险账单,在岭后村打听了两天也没有找到收件人,这下可急坏了赵春林。第三天他再次详细查找,只要有类似收件人姓名的就上门耐心询问,但还是无果而归。第四天,他在邻村的一个石料厂打听到王先生早已搬到县城居住了。了解到详细的通信地址后,他随即将这个保险账单转往县城妥投。

  “态度决定行为。”这就是赵春林对工作的态度,在他工作的每一处细节都能体现“责任”二字。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