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沁阳市被确定为全国县域综合医疗改革试点后,在全市4家公立医院和300多个村卫生所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价,在公立医院又推行了“绩效考核奖励”机制,这两块国家没有拨付资金,又是合理补偿。
经市医改办测算,4家公立医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率为15%,每月需80多万元,年需1100万元,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奖励”,每月需34. 2万元,年需400万元。公立医院医改总需共2000万元。市卫生局长陈军民拿着预算到市里审批,心里七上八下,怕批不下来。
在政府办公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提出财政紧张,为医改就支付出这么多钱怕有困难。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新洪说:“只要医改需要,是给老百姓谋福利,别说2000万,3000万也拿。” 陈军民很快拿到了批复,先期1500万元医改资金已到位。政府对医改的态度让陈军民非常感动,他说:“市政府的担当,是医改的‘助推器’”。
医疗改革实际上是“利”的改革,医院让“利”越多,老百姓受益越多,仅靠国家拨付资金医改远远不够。沁阳政府不等不靠,在紧张的财政中,想方设法支持医改,这是沁阳人的福分。于是,市医改办才有了底气,推出了一项又一项医改创新机制,使医改有声有色。目前,沁阳市财政用于医改经常性支出年达2369万元。
2011年,沁阳全市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2370万元,让利群众530多万元。全市医疗机构“一般诊疗”补助需要钱,“先住院,后结算”先期为医院垫付资金需要钱,基本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将免费最低年龄65岁降到45岁需要钱,基本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微机管理需要钱,算下来有20多项,这其中有90%的项目都是沁阳财政支付,尽管支付十分困难,沁阳市政府仍不遗余力。
从2009年以来,各级财政对医改投入已达5660万元。
其实,沁阳市在医疗改革前,对群众医疗上就舍得投入,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了市人民医院门诊楼,投入近600万元在300多个行政村建设了标准化村卫生所,所内配备了电脑、电视、标准化输液椅,建设了卫生洁净的水冲式厕所……
沁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新洪说:“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人民谋福利是政府的本分,改善群众医疗环境,是政府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