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怀药的山药,魏晋以前叫薯蕷,魏晋以后叫山药。平地种的薯蓣为啥叫山药?这事儿得从“竹林七贤”的山涛说起。
山涛家贫,虽饱读经书,却在家种地。山涛家在怀县城西不远的小虹村。这里是黄河、沁河之间的夹河滩,泥沙最厚,土地肥沃,是四大怀药主产区。特别是薯蓣长得最好。山涛家祖祖辈辈种怀药。山涛30多岁了,还没有功名,乡里乡亲劝他:“朝中大事,你老姑父正当家呢,你去找他,弄个一官半职多好。老窝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儿。”
山涛老姑父是谁?就是温县的司马懿。司马懿夫人张春华,是山涛姨亲,按辈分山涛该叫司马懿老姑父。这老姑父是真的,就是远了点。但自古自今,走后门套近乎都把不沾边的亲戚说成至亲,何况山涛和司马懿之间还真有点血脉关系呢!说的人多了,路又不远,山涛就背了一綑薯蓣,到祥云镇找老姑张春华去了。
事有凑巧,司马懿还真的在老家祥云镇。不过,老姑张春华不让山涛见司马懿,说他躺在床上不能动。山涛问:“老姑父得了啥病?”老姑笑了笑说:“痹病,就是四肢麻木,不能动。”山涛说:“吃薯蓣吧,它能治好老姑父的病。”老姑笑着摇摇头不说话。正这时,外边下雨了,一个丫环跌跌撞撞跑进来说:“大事不好了,老爷杀、杀人了!”张春华眉头一皱,说她:“大惊小怪!咱家老爷是大将军大司马,哪次带兵打仗不杀得血流成河?杀个把人也把你吓成这样。”丫环说:“老爷杀的不是别人,是郭、郭秋风。”张春华一听,顿时吓晕了。
郭秋风是谁?是个丫环。不过,不是一般的丫环。她是当朝皇上魏明帝郭皇后的贴身侍女。皇后的侍女为什么来到了司马懿家?这里的曲曲弯弯多了。原来,世人都知道司马懿能耐大,两个儿子也厉害。曹操怕他,所以不用他;曹丕不怕他,让他当大将军、大司马抵挡蜀、吴兵马。到魏明帝,变成了不得不用他,心里又怕他。所以把皇后的侍女赐予司马懿,表面上优礼有加,实际上是在他身边卧底监视他。司马懿何等人物?自然心里明白,告诉家里人,郭秋风是皇上、皇后派来的贵人,谁都得当贵人看待。那么,司马懿为什么杀她?司马懿四肢麻痹,又怎么能杀她?
司马懿是三分病,七分装。得胜还朝,他发现满朝文武都贼眼溜溜地看他,怕他造反,怕他篡位,让他心里大不自在。于是,他一病不起,车拉马载回了河南老家,躺床上一动不动让郭秋凤伺候,装得滴水不漏。但,聪明人也有糊涂的时候。这天,他让丫环把他的书拿到院子里晒,不料天气突变,下起了雨。正巧丫环们都不在身边。司马懿心疼书,跳下床往屋里收书,被赶来的郭秋凤撞见了,叫了声“大将军没病……”司马懿一急,就把她杀了。
张春华醒来,大声说:“上上下下都听着!郭秋风不是老爷杀的,是我杀的,她偷看我和老爷的房事,我一气把她杀了。谁敢乱说,叫他人头落地!”
张春华赶到朝廷认罪领死,皇上皇后都不信:“司马懿四肢麻痹,躺床上一动都不能动,您两人老夫老妻,能有啥房事?”张春华说:“老爷最近吃了一种药,突然好了,来精神了。”皇上问:“啥药?”张春华一时说不出来,就说是“山药”。皇上又问:“山里边的药多了,没听说过哪种药叫山药。”张春华忙说:“臣妾说错了,不是山里边的药,是一个内亲晚辈送来的药,叫薯蓣。”皇上说:“薯蓣就是薯蓣,为什么叫山药?”张春华说:“臣妾那内亲叫山涛,山涛送来的药,臣妾犯了死罪,心里急,就说成山药了。”皇上问太医山药的药效,太医说:“这是医圣张仲景的方子里有的,能治大将军的病。”皇上这才不再追问,皱着眉头说:“这事算了吧,既然大将军的病好了,让他领兵到汉中迎敌去吧。”
司马懿感谢山涛的到来化解了自己的杀身之祸,就让山涛在河内当书办。山涛后来见魏晋之争愈演愈烈,就与嵇康、阮籍、刘伶、向秀、阮咸、王戎饮酒赋诗,不问政事,后世称“竹林七贤”。“竹林七贤”到山涛家聚会,山涛拿不出山珍海味,发明了用糖或蜜炒山药。这种食品用筷子夹起来时丝丝缕缕不断,后世人叫拔丝山药,成了一道名吃。
司马懿躲过了大难,就真的大吃起薯蓣来。一个四肢麻木的瘫老头子,吃了山药好了,能领兵打仗,还能行房事,这种食品天下人谁不想吃?你吃我吃,闹得山药暴涨,把怀县人喜欢的不行。山药的名气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