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腊月二十,学校就放假了。别人家都在做过年的准备,李棠阶的家却冷冷清清,什么也没准备。他一头扑在书上,孜孜不倦地读书。
李母望着傻乎乎的儿子,停下手中的纺花车说:“改,人家都在准备过年,你还看书作甚?”李棠阶笑着说:“不作准备,还能把咱隔到年这边?”
穷人家的孩子早懂事,李母对李棠阶的回答很满意,但是不做一点准备她是不忍心的。于是,她提起纺成的大半篮线块说:“今天已是大年三十了,咱啥也没准备,你今天少读一会儿书,把这线提到赵堡街卖了,割上二斤肉,咱们吃顿扁食吧。”
李棠阶接过篮子就去了。他卖了线就往肉店割肉。谁知他路过一个书摊时,一下子被宋元人著、朱熹作序的《四书五经》一书吸引住了。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书,因为买不到,也没钱买,他就抄了半本。现在看到了,又有了钱,岂能错过!他看了看价格,自己卖线的钱都给人家还差一文。他给人家讲情,可人家不愿意,少一文也不卖;他把帽子脱了给人家,人家嫌破不要;他又把半旧的布衫脱给人家,人家嫌太小也不要;他实在没法了,就给人家跪下来磕起了头。卖书人终于产生了怜悯之情,少收一文钱,把书卖给了他。
李棠阶高兴地回到了家。母亲看他换回来的不是肉,而是书,不由得哭了。他安慰母亲说:“你纺你的线,人家过人家的年。我若读书金榜提名,咱家一天一过年。”
结果大年三十晚餐,他家煮了一锅红萝卜。(摘自《龙源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