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张 娟
11月19日,家住孟州市大定街道胡庄村的胡光营老人坐在自家门前,与村里的老伙计们拉着家常。
“胡哥,自从你家的新房建成后,咱这群老伙计就喜欢往你这儿凑了,你知道为啥不?”村民胡利说。
“为啥?”胡光营问。
“你老哥是装糊涂啊,你不是成天把这挂在嘴上嘛,现在咋又不知道了。”胡利说。
“逗你们呢,我会不知道!”胡光营说着脸上露出一丝凝重的表情。
胡光营今年近70岁,家里6口人,全靠儿子一个人在建筑工地打工养家,再加上孙女、孙子都上初中,家里开销就更大了,多年来一家人挤在仅有的三间旧房里生活。那时,他家的住房可是村里最破烂的,谁会往他家门前聚!今年3月,胡光营申报了该市的“温暖工程”补助款,加上从亲戚家借来的钱,盖起了厢房和街房,胡光营再也不用跟孙子、孙女挤在一间屋子里生活了。今年10月,胡光营家的房子竣工,老人特意安装了朱红色的大铁门,成了街上最显眼的一户人家。现在胡光营一没事,就喜欢坐在自家门前,邀上几个老伙计谈天说地。时间一长,不用他请,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往他家门前聚。
大家见胡光营又在想往事,忙劝解说:“老哥,咱得知足啊。”
“那当然了,俺念叨盖房子都多少年了,可因为钱不凑手一直没敢盖,要不是实施‘温暖工程’,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呢!你们知道俺为啥要装这朱红色的大门吗?”胡光营故意卖了个关子说,“就是为了鼓士气,虽说家里还欠着外债,但靠着党的好政策,俺相信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房子由土坯房、石头房变成了舒适的新民居,生活环境好了, 心情舒畅了,村民们还有啥期盼?
“盼着腰包鼓起来!”村民们快人快语。
据悉,该市实施的“温暖工程”补助款不仅帮助困难户建房改善住房条件,还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在今年的“温暖工程”行动中,该市共协调资金20余万元,帮助50户困难群众盖新房,目前这批新房正在加紧建设,有望春节前全部完工。同时,还帮助这些困难户寻找项目,脱贫致富。目前,该市农业技术人员正在该村组织困难户在核桃树、苹果树下种植金银花、黄芪、柴胡等中药材,仅此一项,村民就可亩均增收3000多元。
“老哥哥,等着享福吧。”“咋不享福,‘我还想再活五百年’……”胡光营的“歌词引用”把大家都逗乐了,阵阵笑声在街头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