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青微博·村官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任建宇和微博救母事件引热议
李玉玲:岭区飞出“鸽子姐”
乘坐高铁列车能免费用餐?
大学生村官参与村务管理要做到“三要”
河北临西启动大学生村官培训工程
军地联合选送优秀大学生村官参军入伍
小学连跳三级 初一拟申请退学
全市优秀大学生村干部评选表彰活动已进入审定环节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玉玲:岭区飞出“鸽子姐”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李玉玲在观察刚孵出的鸽子。本报记者 杨 帆 摄
 
   

  本报记者 杨 帆 本报通讯员 贾黎明

  记者见到孟州市西虢镇东窑村大学生村官李玉玲时,她正聚精会神地拿着报纸,在村民家中给几个上了年纪的村民念党的十八大报告。

  今年29岁的李玉玲原是南阳市淅川县人,是我市第一批大学生村干部,担任孟州市西虢镇东窑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并与该村一名小伙子喜结连理。

  东窑村位于孟州金山岭上,当地群众以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为主,人均收入较低。当上村官不久,李玉玲就盘算着创业致富的点子,暗下决心要找到一条带领村民增收的致富路。当时,村里有些村民利用闲散场地饲养鸽子,她就把目光投向了养鸽子这一行。她经过调查,认为鸽子易成活好喂养,繁育速度快,一次性投资可以几年受益。

  2009年春天,她东拼西凑了4万多元资金,在村东头租了一处闲置的场地,购买种鸽、笼具、药物等,建起了自己的养鸽房。

  万事开头难。尽管事先已咨询过不少饲养户,也在网上搜寻了很多有关饲养鸽子的注意事项,但饲养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个个难题。看着因为技术欠缺、管理不到位而死去的一只只鸽子,李玉玲很是心痛,几次想就此放弃。

  “玉玲,没关系,就当咱掏钱买个创业经验吧。”丈夫鼓励她。“闺女啊,你就大着胆子去干吧,不管挣还是赔,妈都支持你。”婆婆给她打气加油。“不要紧,你赔的钱,爸我打工给你再赚回来。”公爹也在支持她。家人的关心,让李玉玲重新振作起来,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侍弄鸽子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努力,李玉玲逐渐掌握了养鸽子技术,把这一大群小生命照顾得井井有条。看到自己精心喂养的鸽子越长越好,并且带来了不小的收益,还有不少村民跟着她学习养鸽子。目前,李玉玲的养鸽场年产种鸽1000余只,年实现纯利润4万余元。她还联合村里其他养鸽户,成立了一家养鸽专业合作社,吸引了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养鸽子的行列,实现共同致富。

  几年村官当下来,李玉玲可没少和群众打交道。据说,有事没事,村里的老少爷们总爱找她聊天、拉家常,说一些掏心窝子的话儿。遇到有需要帮助的,李玉玲都是尽心尽力去帮着解决和疏通。“我是从农村考出去的大学生,回乡服务基层、回报乡亲是我的心愿,很高兴能为老少爷们多做点事情。”李玉玲告诉记者。

  2009年夏,东窑村开始建设村文化活动中心。那段时间里,李玉玲一有空就往工地上跑,忙这忙那,跑前跑后。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后,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喜爱文艺的李玉玲在其他村干部和群众的支持下,着手组建村里的舞蹈队和戏班子。请教练、编队形、买视频……李玉玲忙得不亦乐乎。在她的张罗和带领下,村里的舞蹈队逐渐壮大,经她带起来的舞蹈队已发展到60多名成员。只要没事,每天晚上都会在文化活动中心前的广场上扭一会儿。

  “俺村现在风气很好,人们健身有了地方去,不再像以前那样说闲话、倒疙瘩了,街坊邻居的关系也和谐多了。”一位老大娘说,“能有今天,玉玲这闺女可起了不小作用。”

  记者采访时,还听说李玉玲前几天刚去了洛阳、偃师等地买了腰鼓和服装,准备在过年的时候,组建村里腰鼓队呢。

  今年6月,李玉玲被西虢镇计生办临时借去帮忙,她既要忙村里的活,还要忙镇上的事,还得抽空侍弄鸽子。虽然每天都有一大堆事情,可李玉玲觉得生活更充实、更幸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