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笠
这是3条12米长的流水线,这是300平方米无菌的洁净操作区;这里有30多名工人在埋头作业,这里有全自动化的装盒仪器。这就是平光制药集团生产车间的药品包装工序。
11月23日,记者来到平光制药集团,在经过严格的更衣、消毒等程序后,才进入生产车间包装区。在宽敞明亮、安静整洁的操作间内,身穿天蓝色防静电工作服的操作员,正调控机器的运转速度和封口处的实时温度。生产线上,缓缓滚动的皮带上一瓶瓶药品整齐地传送着。
这时,有一个人穿梭在流水线间,不时叮嘱正在作业的员工。他就是包装工序车间工段长罗帅。今年29岁的罗帅,从河南中医学院毕业后就来到了平光制药集团。4年间,他从质量部到生产部,如今已成为“一段之长”。
罗帅告诉记者,包装工序分为塑料瓶包装线、全自动装盒区、手工包装区3个区域,共有73名员工。“拿塑料瓶包装线来说,全长9米,有11个人在同时作业,主要负责片剂塑瓶包装生产。”罗帅边巡视边说,“近几年来,公司先后购进了全自动装盒机器、高速自动包装线等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节省了时间和人力。”
“那你具体负责什么工作?”记者问。罗帅指了指墙上的计划表,说:“我的工作全在这表上,每天我会按照生产计划表,对各包装岗位传达生产指令,并核对药品信息,确保进入包装区的半成品药物数量准确、质量合格。”
罗帅的工作看似清闲,其实并不轻松。他带记者来到塑料瓶包装线前。“这一段的主要任务是数片和封口,是整条线最重要的区域。在流水线上作业不能有丝毫马虎,因为每个药瓶的装片数量是固定的,稍有差错,装量就会不合格;封口不严会使传送出去的药品受到污染,导致药品不合格,这会给患者带来隐患。”罗帅说。
今年8月,平光制药集团扩大生产规模,不仅引进了设备,而且招收了不少新员工。为了让这些新员工尽快熟悉工作,罗帅会安排老员工进行帮带作业。
为保证质量,平光制药集团会经常性地对员工进行GMP药品生产质量规范培训。企业上大课,包装工序上小课。每过一段时间,生产车间还要对员工进行再培训。在每次的巡视中,罗帅也会不断提醒每名员工需要注意的地方。
“包装工序是最后一道关卡。我们一定要严把包装关,决不让药品在这里出事,这是对企业负责,更是对老百姓负责。”罗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