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赵欣玲
在博爱县柏山镇有一名普通的乡邮员,他没有卓越的功勋,没有显赫的地位,但是只要提起他的名字,人们无不交口称赞:“这小伙子真不错,人勤快、热情……”
他叫来祝国,今年38岁,做投递工作已经有12个年头了。在漫长的投递路上,他用一路的艰辛、一路的汗水、一路的真诚,赢得了用户的称赞和领导的信任。12年来,他多次收到用户的表扬信,连年被评为“优秀投递员”。
投递工作虽然平凡,但来祝国把这项工作看得很重,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工作上连党政国策,下牵百业民生。“视用户如亲人”是来祝国常说的一句话。他负责投递8个行政村和博爱县工业园区部分企业,每个用户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谁家有困难他都伸出援助之手。为用户代缴电话费、领取汇款,甚至去镇里买东西,他都乐此不疲地去做。在他的投递路段有个姓张的退休老教师,儿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人喜欢读书看报。为了保证老人准时读上报纸,不管刮风下雨,来祝国都准时将报纸送到老人家中,有时报纸来晚了,他就亲自跑到县邮政局为老人去取。看到老人年高体弱,他就主动帮助老人提水、搬煤球。
在来祝国的眼中,肩上的邮包比自己的生命还重。干投递工作12年来,来祝国送报从来没有延误或短缺过,无论是挥汗如雨的夏天,还是滴水成冰的寒冬,他都按时准确地将报纸信件送到用户手中。
为了达到100%的妥投率,他不惜每天多跑十几公里路,把邮件亲自送到用户手中,从未漏过一个点、出过一次错。对那些地址不详的疑难邮件,来祝国很少退回,都要想方设法送到收件人手中。一次,他接到了一封只写着“柏山镇××收”的信,可柏山镇这么大,上哪儿找这个人呢?他先是在投递路段一家一户地问,在路上向熟人打听,可是几天下来仍然没有找到。后来他利用去县邮政局开会的机会向同行打听,终于得知收件人是月山镇的一个老用户,他赶紧把信件送了出去。像这样的事几乎每个月都有几次,虽然跑的路多了,工作量增加了,可来祝国说,为了把信件早日送达收件人,付出再多也值。
来祝国生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看到村里经常有人买到劣质或假冒农资,来祝国就主动向他们推销邮政农资,并将农资送到田间地头,受到了群众欢迎。一年来,他个人配送邮政物流农资13.7吨,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服务,使村民免受假冒伪劣农资的坑害,而且实现了自己的身份转变,成为了一名高级客户经理,迎来了事业上的一次转折。
凭着对邮政事业的热爱和眷恋,来祝国在投递路上孜孜不倦地奉献着,用自己的行动履行着一位“绿衣使者”的使命。
图为来祝国正在给用户投递报纸。
赵欣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