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秦艳红
成文林
在普通人眼里,社区民警只会干些调解邻里纠纷、治安防范等小事。然而,市公安局定和派出所社区民警张近玲不仅做基层工作做得扎实,能调解纠纷、预防犯罪,还能凭借自己作为社区民警的基本功,像刑警一样侦破命案。 他最让群众称道的是创造了和辖区群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警民关系。
社区基础管理工作是社区民警的基本功,社区民警要对自己的辖区做到知根知底知现状,才能有的放矢、有效管理。张近玲2011年6月份正式接管柳庄村的警务工作,其接管后立即对辖区292户居民进行逐一走访,并绘制出精确美观的村落平面图,同时附有一份详细的住户信息和联系电话表,对村中人、地、物的情况登记得一清二楚。但是,随着流动人口不断增多,成分更加复杂,成为社区工作的一个难点。张近玲将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纳入重点内容来抓,还找到了一个有效的管理方法:柳庄村292户住户有205家是房屋出租户,流动人口3000余人。他把每一间房屋都标上号码,按房管人,实行旅馆式管理。经过整整两个月的辛勤工作,柳庄村每户居民的每间房门口都用红漆喷上了工整的房间号,精确到每个外来人口居住在哪个房间,做到人来登记、人走注销。
几年来,在做好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外,张近玲还怀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来处理纠纷。2007年8月,张近玲在调解一起群众纠纷时了解到:龙源湖小区居民谢某两年前同丈夫离婚,离婚后一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前夫每月付600元抚养费。由于谢某本人没有工作,加上前夫经常拖欠抚养费,生活非常拮据。当张近玲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同谢某结成帮扶对子,时常上门嘘寒问暖,并同居委会结合,为谢某办理了低保,帮助她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
对于那些社会边缘的特殊人群,张近玲在对他们考察教育的同时还积极在生活上帮助他们。王某是某小区的吸毒人员,有过多次强戒经历。张近玲到社区工作后,经过走访了解到王某与丈夫离婚,王某带着年仅三岁的儿子同母亲一块生活,自己又没有工作,一家人全靠母亲每月不足600元的退休金生活,于是张近玲决定通过帮扶感化王某。他千方百计为王某联系,在辖区一家超市打工解决了生活来源后,王某感动地说:“我要是不把毒瘾戒了,就对不起片警的一番心意啊!”
2012年3月24日20时40分许,丰收路辖区柳庄村发生一起命案。由于案件线索很少,给侦破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张近玲接到指令迅速赶至指挥部后,首先准确地为命案指挥部提供了该村所有基础信息,为命案侦破工作提供了急需的第一手资料,受到命案指挥部领导的一致肯定。
张近玲提供的一名嫌疑人员被排除后,他又重新在脑海里进行筛选,走访群众,其间流动人口李某的一些话引起了他的注意:“我那天晚上在村委门口看到有两个年轻男子架着一个受伤的年轻人由东往西跑去,其他的事情不知道。”但随后李某开始询问受害人的情况,其对受害人伤情的过分关注使细心的张近玲觉察到李某对案情似乎有所隐瞒。他再次找到李某询问其所知的情况,并向李某反复讲述包庇犯罪嫌疑人、隐瞒案情的重大后果和要承担的责任,李某终于说出案件实情。原来案发当晚当李某看到受害人被架走后,其在回家途中遇到其同乡兼同事郭某,看见郭某手里提着一把刀自称拿刀捅人了。郭某被确定为该案的重大嫌疑人后,专案指挥部立即展开追捕,不到40分钟就在市长途汽车客运总站将企图乘车逃窜的犯罪嫌疑人郭某成功抓获。
“我总是觉得他们跟自己家人一样,只有跟他们在一起才最自在、最轻松,就像一滴水只有放到大海里才有价值、才不会干涸。我的生命在社区,只有和辖区群众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我才感觉到生命的意义”。张近玲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