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麻 酩
创新实践:激发党组织内在活力
10年来,特别是2009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分三批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活动中,我市共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3744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5718件,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
去年以来,按照中央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统一部署,我市先后组织开展了“集中学习周”、“公开承诺回头看”、“领导点评和群众测评”、“党员志愿服务周”等活动。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同时,市委组织部与市纪委共同牵头,在全市开展了“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坚持抓典型引导、抓剖析整改、抓全程督导,确保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在“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中,我市采取领导干部上党课、撰写心得体会、参加实践活动、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精心组织筹备,增强了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发展意识。
强化责任: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别看监委会只有几个人组成,监管的内容可多着呢!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执行情况,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情况,村级财务管理情况,村干部履职和廉政情况等,监委会都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谈起村务监督委员会,沁阳市西向镇捏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五洲认真地说。
近年来,我市以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统揽农村工作全局,通过村创“五个好”党组织、乡镇创“五个好”乡镇党委、县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健全农村两委会班子,打造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重点抓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提高农村干部待遇、加强农村干部培训、推广“4+2”工作法等重点工作,促进了农村和谐发展。目前,全市农村“一肩挑”和交叉任职比例分别达97.8%和95.6%,农村干部职数大幅度精简,农民负担逐步减轻。我市以社区党建“三建”活动为抓手,全面深化社区党建工作,126个基层社区全部做到有组织、有作用、有载体,7个社区被评为省级基层党建示范点;以“双百五有”为目标,全面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覆盖面,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已达900家。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以“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活动为抓手,采取领导深入基层、党员普遍走访、单位对口帮扶、干部驻村任职等措施,组织全市党员干部深入到103个乡镇(街道)和1958个农村(社区),走访群众,了解实际困难。通过全市党员干部下基层大走访活动,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经济发展受阻、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等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帮扶工作队共帮助帮扶村建立和完善村级党建活动阵地73个,举办各类农村党员培训班126期,修整道路4万余米,敷设饮水管道8000多米,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和形象。
典型引路:发展路上争当引领示范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典型就是一盏明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中,我市按照“一个行业一个特色、一个领域一个特点、一个时期一个主题”的原则,在全市各行业选树了40个先进集体典型和60名先进个人典型,利用报纸、电视、广播进行广泛宣传。去年七一期间,我市46个先进基层党组织、20名优秀共产党员、1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省委表彰。我市也大力表彰了15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00名优秀共产党员、5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这些先进典型,已成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正在激励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