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孙军) 记者日前从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了解到,我市2012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已于近日编制完成。报告表明:与2010年相比,我市市民体质总体合格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但成年人、老年人的体重增长幅度明显大于身高,呈现出超重与肥胖增长的态势。
针对这次我市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所反映出的问题,记者走访了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相关专家。
据介绍,我市这次国民体质监测的对象为3岁至69岁的焦作公民,分为幼儿(3~6岁)、成年人甲组(20~39岁)、成年人乙组(40~59岁)和老年人(60~69岁)四个年龄段。
本次监测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监测对象,我市共抽取样本量3800例。监测内容包括体质检测、问卷调查和个性化健康指导等,监测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仰卧起坐、俯卧撑、纵跳、坐位体前屈和台阶试验等。
“本次监测的指标是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方面确定的,既注重了科学性和理论性,又保证了连续性和可行性。据统计分析,2012年我市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标准的人数比例为89.7%,与往年相比,我市市民体质总体合格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表明我市市民体质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对此,市体育局主管群众体育工作的副局长宋国宪分析,近年来,在社会大环境的推动下,“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到公园、广场、健身房进行体育锻炼,势必会提高广大群众的身体素质。
监测结果显示,我市市民体质主要有以下变化特点:幼儿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水平呈持续增长趋势,身体素质明显提高;成年人力量耐力、反应能力呈增长趋势,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呈下降趋势;老年人力量素质、平衡能力略有回升,反应能力呈下降趋势。
“监测结果也反映出一些问题,自2010年以来,我市成年人、老年人体重增长幅度明显大于身高,超重与肥胖率持续增长。”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负责人说。
“肥胖和超重是全球性问题。这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化有很大关系。比如以前我们是走路、骑车上班,而现在很多人是开车或乘坐公交车上班。此外,我们工作中的体力活动也大幅度减少,再加上摄入高脂肪、碳酸饮料等饮食习惯,很容易导致肥胖和超重。”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专家说。
肥胖、超重会导致诸多慢性病,为此,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呼吁,要注意吃、动两方面平衡,一要全面营养,膳食平衡;二要进行中低强度的有氧活动和训练,如跑步、游泳、散步等。锻炼要有针对性,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此外,还要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做到劳逸结合,掌握缓解工作、生活压力的技巧,抵御不良的生活嗜好和饮食习惯,防止体重的过度增长,从而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