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走进中院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中院为经济转型保驾护航
党代表的一天
“雷霆行动”治“老赖”
文化如暖阳
全市法院基层基础建设亮点频闪
小小图书室
架起连心桥
给法官戴“紧箍”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如暖阳
——山阳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见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山阳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一瞥。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
 
   

  本报记者 孙 军

  本报通讯员 张春雷

  日前,记者来到山阳区人民法院的审判办公综合大楼采访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进入走廊里的不少当事人和群众被墙壁上的文化长廊所吸引,驻足认真观看。

  “山阳法院浓厚的文化氛围令人震撼,受这样的文化环境熏陶,相信每个法官都会公正执法、廉洁办案。”一旁观看文化长廊的新城街道办事处郝杰社区姓柳的老人对记者说。

  提及法院文化建设的思路,该院党组书记、院长朱宝林认为:“一个法院有没有文化底蕴,需要通过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载体来体现。”

  建于2010年1月的法院文化长廊,是山阳区人民法院独具特色的一个文化载体。该院投资100万元,在办公楼一至七层高标准打造在全省甚至在全国领先的7个法院文化长廊,内容包括《廉政文化长廊》、《优秀法官长廊》、《榜样的力量》等8个特色文化长廊,营造了德文化、和文化、廉文化、学文化、史文化等形式生动新颖、内涵丰富、各具特色的文化氛围。

  法院文化长廊的设立,犹如打开了一扇彰显法院文化底蕴、增进社会理解法院工作的重要“窗口”,法院文化建设已成为山阳区人民法院的亮点工程。截至目前,该院先后接待省内外各界干部群众参观近3000人次。

  丰富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厚实的文化底蕴是人民法院工作的基础。从2002年开始,该院就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法院”活动,加强了图书室、阅览室建设,设立了“法官书架”,在干警中开展读书比赛活动,加强对干警的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经过几年的努力,该院有本科学历的干警已占全院人数的61%。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