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走进中院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中院为经济转型保驾护航
党代表的一天
“雷霆行动”治“老赖”
文化如暖阳
全市法院基层基础建设亮点频闪
小小图书室
架起连心桥
给法官戴“紧箍”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小图书室
架起连心桥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孙 军

  “在这里你能学到法律知识,在这里你能解开心中的谜团,在这里你能找到满意的答案。”11月23日下午,记者走进温县北冷法庭便民图书室,迎面墙上的几句提示语映入眼帘。

  60平方米的书屋,环顾四周,书架上整齐地摆满了法律、历史、军事、农业、文学等书籍。

  正在图书室看书的温县黄庄镇西留村村民郭某告诉记者,去年他想通过诉讼要回1万余元的欠款,想请人代理打官司,可在经济上又吃不消。“正当我闹心来法庭咨询的时候,看到这里有这么多法律书,还有诉状格式。在法庭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比葫芦画瓢写成了诉状。我是个没上过几天学的农民,简直不敢相信自个儿都把官司给打了,而且打赢了。”郭某兴奋地说。

  便民图书室成了群众打官司的“百宝箱”。记者看到,这里不仅有《诉讼法》、《婚姻法》等常用法律书籍和各类报纸杂志,还有纸、笔等,方便当事人学习、查询和摘录。

  “我们将法庭便民诉讼工作与繁荣农村文化建设有效结合,在法庭开设便民图书室,不仅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还能让群众掌握法律知识,以减少信访案件的发生。”温县法院院长朱战利道出了在辖区法庭开设便民图书室的初衷。

  自从法庭有了图书室后,每逢集中开庭时,法庭工作人员都会引导当事人在便民图书室等待。当事人翻翻杂志、看看书,焦躁的心态变得平和。同时,通过阅读法律书籍,当事人增进了对法律的了解,也加深了对法院处理结果的理解,一些矛盾无形中就被化解了。

  以北冷法庭为例,今年年初以来,该法庭受理案件165起,比去年同期减少30起;审结案件160起,调解撤诉案件149起,调撤率达93%,比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

  小小图书室,架起了法院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