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孙胜利
这是一组令人惊叹而欣慰的数据:2007年以来,沁阳市的大学生村干部中,有125人考入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和国有大型企业;120余人拥有创业项目,建立种植、养殖基地26个;2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9人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47人担任村党支部委员。5年来,沁阳市共发展210余名大学生村干部入党,8人成为焦作市“创业之星”。今年我市推荐的4名河南省优秀大学生村干部中,沁阳的赵会议名列其中。
“沁阳5年来紧紧围绕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成才这一主线,从提供创业经验、创业保障、创业机会、创业资金、创业环境入手,创新全程创业成才机制,为大学生村干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新洪说。
提供创业经验
尽快进入角色
记者近日参加了沁阳组织的一次为期7天的大学生村干部封闭式集中培训,该市领导作动员讲话,省、市相关专家授课,让30多名大学生村干部受益匪浅。类似这样的培训在该市已经常态化、制度化。
岗前系统培训。大学生村干部走上工作岗位前,该市进行集中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和开展农村工作的基本方法。
季度强化培训。该市将大学生村干部培训纳入全市干部培训规划,一季度一次,采取聘请专家教授授课、涉农部门业务骨干技术讲座以及与优秀农村干部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增强他们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
高层指导创业培训。该市定期邀请省、焦作市就业指导中心专家,帮助大学生村干部进行创业规划,仅SYB创业培训班就举办了8期。
传帮带手把手教授。该市开展“两帮一带”活动,即乡镇(办事处)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机关干部、村党支部书记与大学生村干部结成帮带小组,通过基层干部手把手教、一对一带,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环境,提高工作能力。
提供创业保障
解除后顾之忧
针对一些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及工作状况的担忧,该市从工作、生活、待遇等方面入手,对大学生村官提供创业保障,使他们能够安下心进村工作。
工作上保障。目前,该市的大学生村官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有2人,担任副书记的9人,担任村支部委员的47人,其他均为村委会主任助理。
生活上保障。该市统一为大学生村官在乡镇机关安排宿舍,配备生活必需品和办公用品,与乡镇机关干部同等待遇。按月兑现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补贴,统一为大学生村干部办理养老、医疗、大病、生育、工伤五种社会保险和人事代理。
待遇上保障。该市把大学生村官优先纳入村级后备干部进行集中管理,优先将非党大学生村官纳入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进行重点培养,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为基层一线党代表。2007年以来,该市共发展210余名大学生村官入党;每年七一,都要拿出一定名额对优秀大学生村官进行表彰;2011年县、乡两级党委换届中,该市共推选出17名大学生村官为乡镇党代会代表,7名大学生村官为市党代会代表。
提供创业机会
发挥能动作用
如何让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该市从提供创业机会入手,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实践锻炼增才干。该市要求村两委在安排具体工作时,将一些有难度的事情交给他们处理,如宅基地划拨、民事调解、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等。同时,乡镇(办事处)党(工)委结合每个阶段的工作,安排他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和中心工作。覃怀办事处西武庄大学生村官曹菊香在市“八路一中心”建设拆迁工作中,积极与群众沟通,做工作、讲政策,确保了西武庄拆迁安置工作的顺利完成。
加强交流促进步。该市在沁阳党建网上专门开通了大学生村官论坛交流平台,同时,通过市、乡、村三级组织开展大学生村官“三级观摩”活动,促使大学生村官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争当表率助民富。该市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引导大学生村官协助村两委理出一个好思路、选出一个好项目、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带领一户贫困户致富、每月举办一次技术培训。常平乡九渡村大学生村官田萍萍带动村内38户民俗接待户实现了年收入80余万元。目前,该市大学生村官共为所在村提出合理化建议554条,争取项目65个,协调资金320余万元,帮助新打机井73眼,新建文化中心98个,化解各类矛盾145起,帮扶贫困群众1974人,为群众全程代理事项2137件(次)。
提供创业资金
激发创业激情
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中存在的创业意向不明、创业经验不足、资金短缺等突出问题,该市采取措施,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与银行部门一起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创业政策性资金支持机制。
该市先后与建设银行支行、邮政储蓄银行支行协调,先后为60名大学生村官争取到300万元的贴息小额贷款,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沁阳市王曲乡东渠村大学生村官李国强得到创业基金4万元,先后承包了澡堂、开办了井管厂,为村里增加了20个就业岗位;沁阳市王召乡东祝策村大学生村官魏华获得创业基金5万元,创建獭兔饲养协会,先后带领30多户村民饲养獭兔,免费为农民提供医疗服务等,深受农民欢迎。
与此同时,该市积极从政策支持上让大学生村官融入创业的潮流中。该市选派大学生村官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园区、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参与实践锻炼,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创业知识,积累创业经验,鼓励大学生村官通过创办农副产品小型加工企业、发展高效农业种植园区、创办专业合作社等,就近就地自主创业。目前,该市已有120余名大学生村官拥有了自己的创业项目,建立种植、饲养基地26个。
提供创业环境
增强队伍活力
为促进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保持队伍活力,该市建立了多项管理制度,完善了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考核。
强管理。该市对各乡镇(办事处)管理工作办公室、大学生村官活动室、驻村办公室,实施“五统一、三建立”,即统一挂牌,统一配备办公用品,统一安排专人负责,统一安装固定电话,统一制定管理制度;建立大学生村干部档案、乡镇大学生村干部活动室和市、乡两级大学生村干部信息资料库,出台沁阳市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制度,将其平时表现和年度目标完成情况结合起来,每月进行通报。
严考核。出台了沁阳市大学生村干部考核办法,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队伍进行考核,实行一季度一汇报、半年“三票评议”、年终全面考核制度。年度考核由组织部统一安排,各乡镇(办事处)组织实施,并将考核结果与工资、奖金挂钩,考核结果存入个人档案。
重激励。对勤奋工作、作出突出成绩的大学生村官,由市、乡镇(办事处)进行表彰奖励。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录用。同时,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去年年初以来,该市先后组织开展了优秀大学生村干部、大学生村干部优秀党员、“十佳创业标兵”等评选活动,评选出田海生、李波、姬晓晓等10名优秀大学生村官,并由沁阳电视台录制成节目进行报道。
该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晓生告诉记者:“全程式的创业服务为大学生创业成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优越的条件,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创造性地探索了大学生村官的成才就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