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流动宣讲车开进社区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领导莅焦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全军精神疾病防治研究所挂牌
首台野战心理防护方舱启用
“绿衣使者”在路上
市青年农业科技大奖赛颁奖
居民人均月消费过千元
深刻把握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衣使者”在路上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付凯明

  一年365天,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冬,他都奔走在长长的邮路上,为人们送去温馨、快乐和感动;参加工作两年多来,他从未丢失过一封信件、损坏过一个包裹,4万多公里行程相当于地球赤道的长度。他就是22岁的市邮政局高新收投支局投递员毋作炎。

  11月24日,带着对“绿衣使者”的敬意,记者来到高新收投支局,跟随毋作炎,感受投递员辛苦的一天。

  8时,毋作炎紧张有序地将200多种报纸杂志和十几个包裹分类。近两个小时后,他骑着电动自行车,载着三大包信件报刊和包裹出发了。“每天早上无论刮风下雨,我们都要先数报、分报、排线,数清当天要送的所有邮件。按照邮件的轻重缓急,把要走的线路在心里设计好,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他平淡地说。

  记者骑着电动自行车和毋作炎一起走,虽说已是10时多,但寒气还是有些逼人,他却连手套也没戴。他告诉记者,之所以不戴手套,是因为怕分发报纸信件不方便。

  随后的三个小时里,记者跟随毋作炎在他所派送的区域内走街串巷,骑车、停车、上楼、下楼、送达、签收、登记、了解新邮箱使用情况等。其中一个包裹收件人没有在家,他便打电话通知,在门口等了将近20分钟,收件人才急急忙忙赶回来。

  一上午下来,三大包信件、包裹顺利投递完,已经13时30分。和毋作炎就近找了一个小饭馆,要了碗面条,一边吃一边聊。他告诉记者,平时午饭都是从家里带些干粮,或者随便在路边找个小饭店对付一下。

  20分钟后,记者跟随毋作炎回到高新收投支局,将信件、包裹分类,踏上了又一个“征程”。记者感慨道:“这么冷的天能受得了吗?”他告诉记者,前年下大雪的时候,由于道路结冰,他一路上几乎都是推车前行。

  完成一天的投递任务,回到单位已将近20时。这看似枯燥的工作,折射的却是一个人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奉献。2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