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今日沁阳/综合新闻 上一版3
我市评选出1800个幸福家庭
沁阳健儿
耀京城
为经济社会发展当好服务员
我市持续完善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
让每个人都伸出温暖的手
西向中心小学被河南省
命名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整体提升 补齐“短板”
加强安全督导 争创市级先进 
志愿服务交通安全行
拾金不昧的好心人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拾金不昧的好心人

作者: 邓晓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11月27日下午4时许,市委宣传部新闻科,一位50多岁的师傅轻轻推门而入,将一个蓝色纸质文件袋放在了桌子上。工作人员面面相觑,不知何意。

  师傅拿出里面的资料,“请问,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单位的材料吗?”

  工作人员认真看了资料后,确定这是河南电视台《32谈·印象版沁阳篇》的脚本和资料。

  原来,师傅刚刚准备去接孙子放学回家,从怀府音乐广场经过,看到市长正在接受采访。随后,一行人匆匆上了车就离开了,只留一个蓝袋子还在原地。师傅走上前,看到里面是一部苹果手机和资料若干,就在原地等了许久。迟迟等不来人,就去询问警察。警察看了资料内容后,建议师傅到市委宣传部问问。

  于是,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说话间,袋子里的电话响了。工作人员接通了电话。

  “你好,我刚才遗失了一个袋子。我的手机在你那里吧?”电话那头传来一位女士的声音。

  “您好,这里是沁阳市委宣传部。哦,这是您的手机啊。”

  “啊,太好了,那我就放心了。”

  经科室人员确认,资料袋是河南电视台工作人员摆女士在匆忙工作之时不小心遗失的。确定失主后,师傅转身离开,工作人员急忙上前询问师傅的姓名,并表示感谢。师傅却执意不肯留下任何信息,只说自己姓杨,已经退休。看着杨师傅离开的背影,在场人员十分感动。

  第二天摆女士赶到了新闻科。查验资料物品无误后,她激动地说:“以前也丢过东西,基本都没有找回来。沁阳不愧是千年古县,文明底蕴深厚,公民美德蔚然成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关注沁阳。”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彰显了一个人乐于奉献,不计得失的价值观。在此,深深地向杨师傅表示问候。其实,好心人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记者 邓晓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