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下午4时许,市委宣传部新闻科,一位50多岁的师傅轻轻推门而入,将一个蓝色纸质文件袋放在了桌子上。工作人员面面相觑,不知何意。
师傅拿出里面的资料,“请问,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单位的材料吗?”
工作人员认真看了资料后,确定这是河南电视台《32谈·印象版沁阳篇》的脚本和资料。
原来,师傅刚刚准备去接孙子放学回家,从怀府音乐广场经过,看到市长正在接受采访。随后,一行人匆匆上了车就离开了,只留一个蓝袋子还在原地。师傅走上前,看到里面是一部苹果手机和资料若干,就在原地等了许久。迟迟等不来人,就去询问警察。警察看了资料内容后,建议师傅到市委宣传部问问。
于是,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说话间,袋子里的电话响了。工作人员接通了电话。
“你好,我刚才遗失了一个袋子。我的手机在你那里吧?”电话那头传来一位女士的声音。
“您好,这里是沁阳市委宣传部。哦,这是您的手机啊。”
“啊,太好了,那我就放心了。”
经科室人员确认,资料袋是河南电视台工作人员摆女士在匆忙工作之时不小心遗失的。确定失主后,师傅转身离开,工作人员急忙上前询问师傅的姓名,并表示感谢。师傅却执意不肯留下任何信息,只说自己姓杨,已经退休。看着杨师傅离开的背影,在场人员十分感动。
第二天摆女士赶到了新闻科。查验资料物品无误后,她激动地说:“以前也丢过东西,基本都没有找回来。沁阳不愧是千年古县,文明底蕴深厚,公民美德蔚然成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关注沁阳。”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彰显了一个人乐于奉献,不计得失的价值观。在此,深深地向杨师傅表示问候。其实,好心人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记者 邓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