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新闻/ 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武陟县集中观摩点评奠基项目
赴广州县情说明会喜结硕果
滑孟路拓宽改造工程将于明年通车
百字新闻
武陟县委召开全委(扩大)会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竹林七贤同逸趣  修武云台共遗韵
图片新闻
修武县人社局积极统筹城乡就业
图片新闻
修武县治理非法采矿保护生态环境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竹林七贤同逸趣  修武云台共遗韵
——中国·云台山第四届竹林七贤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魏晋时期,“玄学”的代表人物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七人,在云台山百家岩隐居20余年,游览山水,纵酒谈玄,赋诗论道,世谓竹林七贤。由于他们的任情和率性,留下了刘伶醒酒台、嵇康淬剑池等大量遗迹,孕育形成了竹林七贤这一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

  云台山下,阮族奏乐,高山流水会知音;七贤故地,学者汇聚,谈古论今开新篇。11月24日至25日,中国·云台山第四届竹林七贤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焦作市穆家寨生态旅游度假酒店举行。

  中国·云台山竹林七贤文化国际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本届研讨会升格为国家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焦作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思想史研究室、修武县人民政府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俄罗斯东方文献研究所等国内外知名学府和科研院所的5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千年古县,围绕竹林七贤与魏晋社会、政治、玄学、文学、世风和竹林七贤在修武的遗迹以及如何借助竹林七贤这一宝贵人文资源,丰富和充实云台山的文化内涵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举办竹林七贤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不仅是挖掘研究竹林七贤文化的学术平台,也是丰富云台山文化旅游品牌的有效方式。”修武县委书记王建修在开幕式上说,“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推出一批有分量的学术成果,进一步扩大竹林七贤文化的影响力,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太行之阳竹林茂,昔贤于此闲登临。竹林七贤放荡不羁、清高孤傲的特异个性,放浪形骸、啸傲山林的自然主义精神以及哲学玄思、艺术的灵性,成为大会讨论的主题。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当年竹林七贤的“竹林之游”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解放、冲破名教思想束缚,可以和西方文艺复兴相媲美。

  省社科院历史考古所助理研究员李玲玲,在思想学术组讨论会上说:“竹林七贤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贤哲群体,在中国文学史、哲学史、思想史等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现象,竹林七贤文化蕴含着多重内涵,这些文化内涵对于当今社会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探索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是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之一。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先后考察了穆家寨拓展训练营、百家岩竹林七贤遗址、云台山红石峡景点等。

  如何挖掘和弘扬竹林七贤的文化及其精神,更加激发了专家、学者们的极大热情。

  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唐金培,在考察百家岩竹林七贤遗址时说:“七贤文化是云台山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只有加大研究力度,积极挖掘、保护和利用好七贤文化资源,使七贤文化真正成为云台山旅游文化产业的灵魂,才能增强云台山旅游文化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云台山旅游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针对竹林七贤旅游文化的这一定位,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玉霞在提交的学术论文中说:“竹林七贤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现象,具有多重内涵,是云台山历史、社会、文化特征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云台山文化旅游产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二者的融合发展是提升云台山旅游品牌吸引力和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应进一步加强竹林七贤文化的研究,注重竹林七贤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共提交学术论文40余篇。如何将专家、学者们的学术成果转化成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生产力?修武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晓波在闭幕式上说:“各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热烈讨论,深度研究了竹林七贤的个性精神、人生追求、文学成就,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对进一步保护和挖掘竹林七贤文化、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该县将充分利用这次会议的研究成果,打响竹林七贤文化品牌,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促进旅游与文化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辛文珂 张云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