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首列地铁列车亮相
北京
试点“刷卡”申请法律援助
图说九州
团结奋进在复兴之路上
条条大道通罗马
中国“雪龙号”科考船进入南极圈
新型城镇化 引领新生活
图片新闻
喜剧片《爱情不NG》春节档上映
哈尔滨
立法保护残疾人医疗隐私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型城镇化 引领新生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上接一版)今年干线公路总投资7.5亿元,计划完成投资4.7亿元,已完成投资超4亿元。农村公路建设总投资2.8亿元,已完成投资2.5亿元,累计完成总里程260公里,环城快速通道项目征迁工作进展顺利,中南路、南洋大道今年年底前可施工。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我市计划开工建设的文汇路、建设路等35条道路新建大修项目,已开工27项,完成投资2亿元;供水管网建设完成投资1534万元,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完成756万元;老城区燃气管网改造已完成投资1052万元,中心城市燃气普及率已达91%;万方电厂、龙源电厂供热连接管网建设工程已启动;市财政拨付1000万元购置的30台公交车已投入营运;今年确定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项目已全部开工,整体进度居全省前列。

  打造城市建设新亮点。结合城市水系建设,我市将新河区域作为我市未来新的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休闲旅游区、生态宜居区进行高标准规划建设。目前,项目规划招标已结束,正在编制新河商务区规划。

  加快城市生态建设,大力实施了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重点的北部山区综合治理、城市水系绿化景观建设、南水北调绿化带建设、公园绿地建设,逐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形成北方山水城市的独特景观……

  (四)为政之本,重在为民

  新型城镇化,贵在让群众得到真实惠,让发展实现真推动。

  焦作因煤起家,以矿而兴。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步枯竭,我市加大调整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园林绿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山水旅游开发,尤其是着重从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每年把城建重点工程列为民生工程,在河道治理、道路维修、路灯改造、供水、燃气、集中供热、旧城综合开发改造等方面加大投入,为城市经济的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了,人居环境质量原来越高,县乡村建设事业也全面提速。各县市先后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部分县市城区用上了清洁的天然气;全市小城镇市政道路硬化率达90%以上,小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33.6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农村人均住宅面积达33.1平方米,村容镇貌明显改观。

  今年7月,我市城市建设再次发力:为加快城市转型发展,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市政府决定2012年至2014年,实施创新城市建设,促进中心城市转型发展三年大提升行动。

  其总体目标是:到2014年,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信息化、文化旅游、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等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完备,产业集聚力、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达到100万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2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3.5平方米;日供水能力达到60万吨,污水处理率达到90%;供热面积达到850万平方米。主要设施水平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需要,位居中原经济区前列。

  群众的呼声就是政府的行动。借着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东风,市委、市政府倾听民声、顺乎民意,掀起了背街小巷综合整治专项行动,自今年11月份开始,决心在2013年年底前完成四城区76条背街小巷的硬化、亮化、净化、绿化任务,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路不平、地不净、灯不亮”的老问题,为市民营造整洁、有序、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五)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引领的战略基点

  今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特别是《规划》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内容的单独一节,提出要探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我们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按照“整合村庄不少于3个,集聚人口不少于5000人,节约土地不少于300亩,新建住宅6层以上,建设1个综合服务区,建立1个社区管理体系”的建设标准,我市依托县城、中心镇、产业集聚区、旅游服务区或规模较大、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村,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初步规划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计划总投资604亿元,可整合行政村465个,集聚人口82万人,节约土地15.05万亩。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向城市集中、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向中心镇集中、向中心村集中,确保人员有去处,挣钱有门路,粮食有保障,民生更富足。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我市探索出多种多样的建设模式:

  产城带动型。采取政府引导、商业开发方式,对地处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区内的村庄改造,集聚人口、集中集约土地,围绕建设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转移了17个村庄、5709户24954人。如沁阳市袁屯村利用邻近城区和产业集聚区的区位优势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全部建成后可合并5个行政村,转移人口5744人,节约土地932.5亩。

  中心村镇集中型。对乡镇政府驻地或周边村镇,通过资源整合、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动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围绕服务台湾农民创业园,开工建设总投资100亿元的修武县周庄乡新市镇,规划面积3.9平方公里,将安置全乡11个村2.15万人;孟州市长店社区规划建设可容纳10670人的大型新型农村社区,整合周边4个行政村,可节约土地800亩。

  整村搬迁型。对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大型工程项目征地拆迁、环境不适宜居住的行政村或移民安置村,在交通便利的地方重新选址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如中站区的北朱村位于采煤塌陷区,采取整村搬迁建设朱村美苑新型农村社区,可聚集人口12000人,节约土地1350亩。

  旧村滚动发展型。对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好,居住较为集中的行政村,通过建新拆旧,滚动发展的方式,逐步实现新型农村建设。如解放区上白作村,以村庄一角闲置土地为起点,边拆边建,滚动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目前已建成12栋5万平方米……

  拓土而耕,筑城而居。截至目前,我市已开工社区67个,投入资金41.2亿元,建设住宅楼530栋、住房20453套,建筑面积258.4万平方米,已腾出土地4747.4亩。

  (六)探索无止境,我们正攀登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对焦作来说,推进新型城镇化,引领现代新生活的抓手,就是着眼科学引导、着眼城乡联动、着眼产业集聚、着眼完善功能、着眼惠及民生,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奋力推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