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冯振乾)11月30日上午,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武陟县科研实验区成立暨开题大会在县宾馆三楼会议厅举行。教育部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成华,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项目创新实践教师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阳光成长基金秘书长岳德成,省教育厅副厅长赵国河,市教育局局长马秀泉,县领导常鸿、魏国龙、宫卫红出席会议。
孙成华在讲话中说,武陟县坚持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从而为本县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成立涵盖本区域37所学校的“教师教育研究科研实验区”,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关心教师成长、关注国家未来和对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必将为实现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素质教育,破解本地区教育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并发挥积极作用。
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常鸿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在国家和省、市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县上下围绕打造全市一流、全省领先、全国有名的教育名县和人力资源强县这一奋斗目标,积极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教师整体素质明显增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连续三年保持市政府教育督政、督学一类县;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上线率连续五年位居全市榜首,教育教学工作走在了省市前列。他表示,我县将以教科研实验区成立为契机,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努力谱写武陟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新篇章,让全县人民享受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也是更满意的教育。
赵国河、马秀泉分别在会上致辞,教育部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研究员、博士后张广斌分别作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