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盛传一份民工工资表,内容显示泥工日工资220元,最高日工资是队长350元,引发网友热议。从事装修工作20多年的罗师傅称,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愿从事装修工作,每年都有一批年老的装修师傅退休,这是装修工价高的原因之一。
(据12月2日《潇湘晨报》)
日工资220元,“年薪”近10万。这个数字让不少人为之感叹,此等收入不亚于普通白领,甚至高过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薪资待遇。羡慕他人的同时,总是在抱怨工作压力大,付出与薪酬不成正比,奋斗了那么久,甚至连一个泥瓦工都比不上。
据调查显示,在2012年已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中,近六成毕业生月薪在4000元以下,而月薪在8000元以上的毕业生只占10.25%。两者相比,建筑工人的收入打败了应届毕业生,难怪会有不少人心生羡慕,声称再不敢小觑建筑工人。与此同时,“读书无用论”的谬论再次泛起。
笔者认为,如果细细分析,我们还应客观看待此事。首先,如果单纯从收入角度看,日薪200多元确实不低。但包括泥工在内的建筑工人,通常都是日薪制,干多少天的活,就拿多少天的工资,这个工程完工了,下个工程在哪也许还是个未知数。其次,从机制和保障角度来看,建筑工人没有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劳动辛苦又危险,而且没有养老、医疗、公积金等方面的保障,完全需要自己独立解决后顾之忧。试问,有哪位白领情愿与之互换?这样的辛劳,白领们能够吃得消、扛得住吗?
其实,建筑工人的“高薪”只是表面上的风光,并不值得羡慕。不少人感叹泥工收入之高,不过是在哀叹自身薪酬微薄,是一种嫉妒心理在作祟。事实上,一些大学毕业生和白领确实存在“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频繁辞职跳槽,总觉得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此外,由于经济发展与教育体制之间衔接错位,劳动力市场处于失衡状态,包括普工、文职在内的普通工种供过于求,而熟练技术工人、服务人员则供不应求,自然也使前者收入上不去、后者薪资不断上涨。
泥工拿高薪的现实例子,正在逐步缩小蓝领与白领之间的收入差距,扭转公众对蓝领的负面印象,同时也是对那些“眼高手低”的人们最好的教育。笔者认为,这其实是件挺好的事情,泥工工资上涨,因为其价格是真正由市场供需决定的。
最后,那些对泥工拿高薪羡慕嫉妒恨的白领们,感叹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清醒地认识自我,反省一下:劳动创造财富,双手开创未来,放下所谓的架子和面子,幸福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