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党报热线/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远离传销 从我做起
新装大空调让学前班孩子温暖过冬
泥工拿高薪 其实并不易
小区安全管理存漏洞
交通违法挂钩个人信用应慎之又慎
世相漫话
河南省将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
河南启动生源地助学贷款
每年每人最高6000元
冬季喝热饮最好别用“三无”吸管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12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钙”而论
□宗 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扎一下手指,就知道孩子缺不缺钙——绝大多数城里孩子都做过这样的检测。然而,业内人士却坦言,查血钙是最“坑爹”的体检项目,人体只有1%的钙在血液中,身体的自我调节会保持血钙值相对恒定,身体即便“缺钙”也很难在血液中得到体现。

  明知结果不靠谱,为何还要开展检测?创收是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微量元素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铜锌钙镁铁铅。除血铅外,所谓的微量元素检测除了有经济意义外无任何临床意义。据调查,我国各地微量元素检测基本都是自费,一次检查五项(除铅外)费用低的40元左右,高的近100元。更令人担忧的是,拿不靠谱的检验结果去指导用药,其中潜藏隐患。如补钙过量会高钙血症、脏器组织钙化等,锌过量则会导致孩子胃肠道不适。

  其实,早在2009年,卫生部就专门发文要求:“除血铅检测外,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不得开展其他重金属和类金属的临床检测,不得出具临床检测报告。”这一规定在现实中明显遭遇“软执行”。

  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其诊疗行为,废弃不合理、不科学的检查;医生要有正确意识,要负责任,合理开出各种检验申请。此外,相关部门还应严格监管补充微量元素药品、保健品的不实广告宣传,以免公众被误导。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