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管理,帮助大学生村官明确自身定位、找准工作切入点,近年来,博爱县金城乡积极创新举措,念好“带、访、管”三字诀,确保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稳得住、下得去、干得好。
多管齐下,抓好一个“带”字。该乡由乡组织办牵头,积极邀请农林、科协、司法等部门负责人,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三农”政策、法律法规、农村实用技术等相关知识的讲解和培训,帮助他们在深入了解乡情、村情的同时,明确工作目标,找准努力方向。今年年初以来,该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期,培训大学生村官50多人次;大学生村官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积极主动入户调查,了解村情民意,目前共化解各类纠纷60起。
走马上任,突出一个“访”字。该乡建立了大学生村官下村工作制度,要求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积极深村入户,开展“三访”活动,即走访村内老党员、低保户、“五保”户和困难党员群众,了解他们的所想、所急、所需、所盼,查找他们生活、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走访农村致富能手、“土专家”、种养大户和乡土人才,学习他们的种养新技术和致富秘诀;走访离任村干部,了解村情民意、乡风民俗,为做好村官积极“取经”。通过走访,让大学生村官在听民声、解民意、识民困、知民心的过程中,尽快熟悉农村工作环境,积极结合所闻、所学、所思,研究所驻村经济发展的对策,谋划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路子。截至目前,该乡大学生村官共为农村重大事项决策提供咨询服务50次;提供、发布各类信息400条,帮助300余名农民外出务工。
规范制度,加强一个“管”字。该乡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工作日志制度、严格请假制度、考核奖惩制度,严格规范大学生村官的管理;通过听取大学生村官述职报告、党员群众测评等方式,对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表现、工作实绩和发展潜力进行重点考核,激发了大学生村官的干事创业热情。 (金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