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言 见习记者岳静)坚持“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焦作农业要有所担当。我市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强力推进五大工程,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04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92亿元。
强力实施高标准良田工程。我市以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为抓手,着力完善五大体系,集中打造一批高标准粮田。一是完善规划体系。以县市区为单元,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到2020年规划建设高标准粮田201万亩。二是完善投入体系。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有效整合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等涉农资金,今年已整合资金5.8亿元,建成高标准粮田55万亩。三是完善服务体系。目前已发展粮食生产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530家,在全省率先实现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四是完善科技体系。今年年初以来,我市抽调600余名农业技术专家,组建市、县、乡三级技术专家服务团队,深入开展科技增粮活动。五是完善奖惩体系。我市将高标准粮田工程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从今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高标准粮田建设。今年粮食预计总产204.8万吨,增产4.3万吨,实现九连增。
强力实施焦作水网工程。我市着力打造“外部大联通、内部大循环”的水网格局。抓城市水系,规划了总投资64亿元的引黄入焦和城市水系项目,建设灵泉湖、东湖两个平原水库,2013年春节前后灵泉湖蓄水形成600亩水面,6月底前引黄入焦工程通水,同时启动沁河、大沙河治理工程,形成“四廊六脉连山水、三环碧水映新城、东西湿地保生境、六湖两库塑美景”的城市水系布局。抓民生水利,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从2011年开始,3年内平原地区全部用上自来水,3年内解决山区丘陵区吃水问题。抓农田水利,重点实施了修武县、博爱县、孟州市小农水专项县项目,沁阳市、孟州市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田间工程项目,进一步扩大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面积。抓水源建设,加快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及受水配套工程五个水厂建设,推进小浪底北岸灌区、西霞院灌区、引黄沁北灌区、武嘉扩灌等引黄补源工程建设,同时做好群英二库、九渡、白龙潭水库等备用水源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强力实施现代园区工程。我市规划了8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其中台湾农民创业园是目前我省唯一的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总面积11.07万亩。2011年6月8日,国家农业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联合发文批准成立以来,我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科技引领、市场化运作、品牌化经营,已谋划项目21个,总投资30亿元。目前正与深圳麦肯特公司、台湾国际投资集团等洽谈,计划在园区投资15亿元,建设观光生态旅游产业园。
强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着力构建“一区、两带、三网、多点”林业生态网络。“一区”是抓好南太行干石山景观绿化示范区、环城森林公园体系、灌木林改造省级试验区等工程建设;“两带”是加快推进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工业原料林基地和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园林带等项目;“三网”是突出抓好林邓线、青天河旅游通道、沁河两岸等精品绿化工程,实施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多点”是完善城市森林生态防护体系,建设一批经济型、景观型、园林型绿化村镇,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完成造林14.5万亩,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3%。实施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矿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加快北部山区生态植被恢复建设,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初步建成北部山前绿色生态屏障,打造南太行旅游、休闲、健身、娱乐综合生态旅游区。目前,我市已关闭取缔非法矿点248个,取缔非法矿产品收购点710家,对82家持证矿山企业进行了整顿,关停20家。
强力实施产业集群工程。结合我市实际,重点发展面品、怀药、乳品、果蔬、调味品等九大农业产业化集群,以集群成规模,以集群促转型,以集群做示范。到2015年,形成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4个、50亿元以上的集群3个、100亿元以上的集群1个。今年,强力推进了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乳品产业化集群、淼雨饮品股份有限公司饮品产业化集群、河南百疗科技公司怀药产业化集群和天香面业公司面品产业化集群、立达公司调味品产业化集群5个集群试点,扶持发展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支撑带动作用。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700余家。今年1~10月份,全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实现销售收入391.9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11.1%;实现税收16.5亿元,同比增长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