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文立新 王长平
11月21日19时20分,武陟县警方接到报案:境内新洛公路谢旗营段发生一起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一骑摩托车的男子被机动车当场撞死,肇事车逃逸。
接警后,武陟警方迅速组织警力赶赴事故现场,并封锁道路,展开现场勘查。现场位于省道新(乡)洛(阳)公路谢旗营镇南大段村西段,受害人已经死亡,被撞摩托车侧翻在道路中央。民警在一堆碎玻璃中提取了一个破旧的黑色笔记本,除此之外,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经初步鉴定和调查走访,民警判定肇事车是一辆红色面包车,由西向东行驶时,与被害人追尾相撞,然后向东逃窜。
武陟警方立即启动命案侦破“整体作战”机制,成立 “一一二一”重大事故专案组,调集交警、刑警、辖区派出所民警等多警种联合作战,对案发现场各个路口严密布控,全力追查肇事车辆。
专案组经过案情分析认为,现场遗留的笔记本是唯一物证,也是打开整个案件的突破口。因此,当务之急就是确认死者身份,尽快找到笔记本的主人。民警通过调查走访,得知死者叫王某,现年56岁,谢旗营镇北大段村农民,是一家建筑工地的进料员。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许多与建筑材料相关的人名和电话号码,民警因此判断笔记本应该是王某的。可是,随着一番电话联系,王某很快又被排除。难道是肇事司机留下的?如果是,那么肇事司机的职业也应该与建筑行业有关。专案组随即把目光聚焦到肇事司机身上。
为了不给肇事司机喘息之机,专案组兵分三路,一路由事故科民警向东追赶,查找肇事车辆踪迹;一路到周围村庄排查;一路继续勘查现场,从黑色笔记本上寻找蛛丝马迹。
侦破工作在有条不紊中展开,各种信息源源不断地传向专案组。在距离案发地点5公里的一个路口,民警发现少量与现场同类型的碎玻璃片和一个手机快速充电器。同时,民警通过侦查手段,从笔记本上大量信息中筛选了十多个电话号码,逐一打探笔记本的主人。几经周折,最后终于在一个水泥经销商口中得知笔记本的主人名叫李某,是该县谢旗营镇苗小段村人,长年做建筑生意,经常驾驶一辆红色“昌河”面包车。
找到笔记本的主人后,专案组立即调兵遣将,直奔苗小段村抓捕嫌疑人李某。此时已是深夜23时整。在村干部的引导下,民警悄悄来到李某家中,在一个昏暗的角落停放着一辆红色面包车,车的前挡风玻璃破了一个大口,有很大交通肇事嫌疑。李某不在家中,家人对其去向说法不一,民警越发产生怀疑。县公安局和交警大队领导一方面对其家人说服教育,一方面指派民警到楼上搜查。在搜查过程中,民警借助手机微弱的光线,在李某西邻家的过道上发现明显鞋印。民警翻过一米多高的墙向西循迹追踪,最后在一户居民新盖的楼顶上将蜷缩一团的李某当场抓获。
开始,李某拒不承认交通肇事,但是对其面包车的挡风玻璃破碎情况又不能自圆其说。刑侦部门经过技术鉴定,认定事故现场遗留的玻璃碎片与李某驾驶的面包车挡风玻璃系同一物质,而且面包车上有明显的碰撞痕迹,摩托车上残留的微量红色漆片与面包车完全吻合。铁证面前,李某不得不供认了肇事逃逸经过。
原来,李某系无证驾驶。当日傍晚,李某在谢旗营镇一家饭店和朋友喝酒,随后驾车回家。途经南大段村路段时,不慎与前方王某驾驶的摩托车发生相撞,其放在面包车工作台上的笔记本顺着破碎的玻璃一起飞出落在现场。李某下车看到骑车人躺在血泊中,又见四周无人,便抱着侥幸心理驾车逃逸。为了制造假象,李某驾车故意绕行,经过新乡市获嘉县徐营镇等几个村庄,然后偷偷潜回家中。可他没想到,仅仅隔了4个小时警方就找上家门。当得知民警是通过现场遗留的笔记本找到他时,他后悔不已。
11月22日,武陟警方以涉嫌交通肇事犯罪将李某刑事拘留。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处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