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李波老师的这一堂课,教学设计独特,对我们的老师可以说是教育理念革新的一次推动,让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共享,非常欢迎更多的名师来给我们传经送宝……”日前,在山阳区冯河中心学校,在和学校老师集中观摩了该区“名师工作室”成员、焦东路小学副校长李波的一堂课后,该校校长张和平感慨地说。这仅仅是该区教育局开展“名师送课下乡、力推资源整合”活动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该区的“名师工作室”已经由成立之初的15人发展壮大到36人。为了给这些名师搭建成长的平台,该区教育局一方面通过在岗自学、专题讲座、远教培训、集体会课和拜访名师名校等方式开展活动,促进名师专业化长足发展;另一方面,进一步凸现“名师引领、资源共享、均衡互补”的发展战略,采取“蹲点包校”、“师徒结对”、“同课异上”等形式,组织名师们深入农村校园,和这些学校里的教师面对面交流,答疑解惑,并与之一对一帮扶,受到了农村青年教师的欢迎。市第十七中学的位会娟老师是该区“名师工作室”的新成员,她的对口学校是市第二十五中学,不到半年的时间,她已和该校几位青年教师一起结成对子,互相鼓励成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该区“名师工作室”成员一次次送课下乡、一次次和教师们的良性互动,在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有效整合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学校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继续开展好‘送课下乡’活动,让城乡教育资源得到更大的整合,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高效优质的教育。”该区教育局负责人说。
(樊树林 时桂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