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②)该区人民法院开展的“一庭、一课、一文、一评”活动,提高了干警的整体素质,精品案件率逐年上升;区财政局“开辟一个活动园地、每人作一次专题报告、人手一份工作计划、每周一篇工作体会、每月进行一次工作点评”的“五一”工作模式让财政工作增辉添色,亮点频现;区人口计生委“不让工作在自己岗位上延误,不让差错在自己岗位上发生,不让服务对象在自己岗位上受到冷落,不让工作在自己岗位上积压,不让党员形象在自己岗位上受到损害”的“五不让”,架起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区人社局把破解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践行“三个干什么”实践讨论活动的主要途径,深入开展“走进企业,转变作风,服务百姓”活动,向群众郑重承诺“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规范零投诉”,实现了辖区企业与劳动力就业的双赢。如今,该区机关党员干部思想正、责任强、敢担当、比能力、晒业绩的风气蔚然形成。
下移重心求实效
该区通过重心下移,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密切关注民生,不断拓展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渠道,以“下基层、访群众、办实事”为载体,引导机关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深入群众、入户调研、驻村蹲点,切切实实做到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在一线化解。
机关县级党员干部联村抓重点。该区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贯穿活动始终,全区机关41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结合各自分工,分别联系一个农村(社区)、企业、项目,了解基层群众的期盼与心声,重点帮助农村、社区理清工作思路,协调解决提升党建水平、改善基础设施、健全工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郑连武多次到联系点许衡街道李封三村走访调研,并积极协调解决失地群众的就业问题;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赵蜜腊针对联系点冯封街道雪莲社区无办公场所、佰利联占地征迁等问题,积极与佰利联企业负责人进行协调,目前问题已得到解决。
机关单位帮扶抓弱点。该区坚持把区直部门结对帮扶农村、社区作为活动的突破口,全区48个区直单位选派96名机关干部成立帮扶工作队,由科级干部任队长、后备干部为队员,对口联系35个农村和13个社区。区委统战部针对帮扶村北朱村果园出现的问题,积极邀请市林科所林果专家到北朱村进行现场专业技术指导服务,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区农林水利局干部丰军利到新庄村任职后,发现该村地理位置偏僻,村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他想方设法为该村争取到道路建设资金25万元,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培育核心求提升
机关作风建设的核心就是加强自身建设,就是围绕发展创载体,以人为本搭平台。该区从自身建设出发着力在提升上下功夫,建立党务工作台账,创建“五星级党支部”、打造机关文化品牌、开展先进单位和服务标兵评选活动,努力培育具有推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
该区区直机关工委按照年初工作要点,把全年工作进行疏理,建立机关党建工作台账,每月一督导,每季一考评;在区直机关各党支部开展“五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队伍建设。该区以机关文化品牌创建活动为载体,通过爱国歌曲大家唱、登山比赛、诗歌朗诵、机关运动会等活动的开展,搭建起机关干部沟通思想、交流工作的平台,营造起朝气蓬勃、精神振奋、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促进机关干部工人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机关形象;通过“下基层、访群众、办实事”、“三下乡”等活动与所在村(社区)党支部共驻共建,实行跨区域、跨行业、跨单位联合开展党组织活动,推动城乡党建一体化;通过“三服务”先进单位和“三服务”标兵评选活动的开展,促进机关党组织创先争优,促进机关干部在业务上争当排头兵、在行风上树楷模。通过评选活动,全区先后涌现出教育局、财政局、民政局、法院、人口计生委等先进机关党组织典型和柳明珠、王健等优秀共产党员典型。
为进一步夯实基础,在核心培育上该区按照“固本强基抓基础,改革创新抓规范”的工作思路,广泛开展“机关规范化建设”活动。一是规范党支部班子。去年,该区对区直机关45个党支部进行了集中换届。换届后,一批年富力强、政治素质高、作风正派、乐于奉献、办事公道、清正廉洁,在党员和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党员被选进党组织班子。二是规范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党务工作者“三支队伍”。三是规范化管理。各机关党组织按照要求建立了阵地,健全了制度,规范了程序,归整了档案,特别是把“三个干什么”实践讨论活动融入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中,开展党工委点评党支部、党支部点评党员个人活动,对干部的学习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工作成效进行集中点评。通过点评,全区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不断增强,执行力不断提高,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营造了风清气正、奋发向上、开拓创新、充满活力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