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通讯员 李子文
2007年5月,她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村干部,对她而言这是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始。她就是孟州市大定街道办事处东关村主任助理、团支部书记边静。
报到第一天,该村党支部书记韩自任在村委大院接待了她,听说村里来了学生干部,村民们纷纷前来迎接,当大伙看到一脸稚气的边静时,有人议论道:这小女孩儿文文弱弱的能给俺们村当干部?这句话不禁给满怀信心的边静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当时她说:“首先,我不是来给大家当干部的,我是来给大伙儿服务的;其次,别看我瘦小,可是带领大家走致富路,那靠的不是我这身板,是我这大学生的头脑。”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她心里并不是很有底儿。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她给自己制定了“走得、说得、累得、饿得、受得”的“五得”标准。从未下过农村的她,刚一走上“村官”的岗位,就在党支部书记韩自仁的陪同下,开始走家串户熟悉村情。
第一次下村走访,由于没有经验,穿着高跟鞋的她被磨得脚底红肿,回到家中疼得站不住脚。但想起韩书记的殷切企望,想起村民质疑的眼神,她还是觉得吃这些苦是值得的。就这样,她接连走了一星期,走访了全村201户农户,看望了22户低保户,4户特困家庭,记下了每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她的坚持,给两委干部和村民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韩书记笑言道:别看这姑娘看着挺娇贵,干起活来还真是有模有样呢!
第一次教村民学电脑时,她看到了农村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匮乏,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于是就想,如果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跟互联网结合起来,不是就能更好地为村民服务吗?说干就干。2008年开春,为了让群众意识到远程教育的根本意义,她开始走家串户向他们宣传其重要性和便捷性,并与劳动部门结合,对东关村20余名党员干部进行了网络培训。农业现代信息技术的传播,培育了新型农民的现代意识。如今,她也俨然成了村里出名的“电脑专家”,只要到村活动室,村民就会向她讨教。工作之余,她还定期组织村民学习先进的种养殖技术。过去冷清的村活动室,现在成了村民晚上的聚集地,大家守在一块儿,不是上网就是看电视。看到村民的变化,党支部书记韩自仁笑在脸上,喜在心里。
“多谢组织派给俺村这么一个宝贝大学生,俺村的村民都感谢她!”每当提起边静时,韩自仁总是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