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桂香
本报通讯员 李海军
他已送走了四届毕业班,其中有6人被河师大附中、郑州外国语中学录取,40余人被焦作一中录取,90多人超过省重点高中分数线。2007年、2008年、2010年度,他被市教育局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2007年、2008年两次被中站区政府评为优秀教师,今年又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几年来,他有3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和省、市级评比中获奖,14次获得国家、省、市“优秀辅导员”、“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4次被评为市科研先进教育工作者。他就是许衡中学教师石刚。
“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一生着想;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一生奠基。”这是石刚经常说的。他天天早上在6时30分之前站在班门口,而且从做班主任的第一天起,就没有改变过。
石刚一直认为“无爱不成教”,反对体罚学生。课堂上,他崇尚民主教风,和学生“泡”在一起,平等交流,是良师益友。对优秀生,严要求;对学困生,不鄙视。2007年,班上一名同学因打架,学校拟通报批评、警告处分。石刚出面担保,要求从轻处理,使该同学免受处分,并鼓励他安心学习。该同学考上高中后感激地说:“是石老师当初的慈爱、宽容和信任挽救了我。”石刚还亲自给葛凯强、徐凯奇两位同学写教育日记。在他的引导下,两名同学一跃成为年级中的佼佼者,同时考上焦作一中。
不放弃就是对学生的最好“爱心教育”。今年刚毕业的学生马豪,父亲早逝,性格内向,心理脆弱。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不及格,其他学科更是糟糕。石刚得知后很着急,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耐心地开导他,辅导他语文,看到他爱画画就帮助他联系老师,晚上让他住到自己家里进行特长学习。马豪深受感动,全力冲刺,最后考取了焦作四中特长生。
在育人的道路上,石刚始终把学生的明天扛在肩上、把责任放在心上,一路坚定地走下去。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