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12月4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在2012年度河南省优秀医院、优秀院长颁奖盛典上,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李富梅揽获“河南省2011年度最具创新力院长”这一荣誉,与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这些省内一流医院的院长们并肩站在领奖台上,成为我市唯一荣获这一殊荣的院长。
12月初,经专家组严格审查验收通过,卫生部下发文件,正式确定市第二人民医院为国家2012年度脑卒中筛查和防治项目承担医院。
12月11日,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河南省双千工程、焦作市重点督办工程、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大楼落成仪式在该院举行。对于该院来言,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但是从该院举办的仪式来看,却进行得很简朴。这不难看出,创新在二院,已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而去年12月18日,在北京举办的2011年度医院改革创新亮点颁奖盛典上,该院又在全国众多参评医院中脱颖而出,荣获“2011年度全国医院改革创新奖”的金色奖牌,这也标志着该院跨入了中国最具改革创新活力医院的行列。
创新,为民服务是根本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医院发展的动力之源。正是创新,促进了二院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而二院的快速发展,则是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这是该院院长李富梅常说的一句话。
正是秉承着这种发展理念,一股富有创新的气息在该院扑面而来。
医院要腾飞发展,硬件环境是基础。
整洁、舒适、现代化的医院环境是医院外在形象和内部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温馨的诊疗环境能让患者心情舒畅、释放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如今,步入市第二人民医院,您会惊讶地发现,在新内科大楼的对面,一座17层高的外科大楼傲然挺立。内、外科新大楼的横空出世,让人无不感叹“二院速度”。
而对于刚刚启动的外科新大楼,该院还实现六大突破:
一是最安全环保的楼:大楼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抗震按8度设防;内部按照国内一流医用建筑标准设计,配备有国内最先进的中央空调及排风系统、消防自动报警喷淋系统、电子安全监控系统等各种功能完善的自动化设施。
二是最人性化的病房:每个病床单元均设有吊式点滴架、氧气槽带、呼叫系统,设有中心供氧和中心吸引;房间内患者仰卧位上方顶部安装有液晶电视;每个病房都设有卫生间、消毒系统,并专门设计了晒衣间、残障人士扶梯;每个病房窗户最大面积开放,使患者能充分地享受阳光、空气;每张病床之间,均用软帘进行视线隔离,保证了患者的隐私。
三是最合理化的设置。护理单元采用“护士岛”模式。以开敞的大型护士站为中心,周边设置治疗、换药、抢救、医生办公、更衣、值班、库房等医护用房,与病房保持最短距离,所有房间门均开向护士站,方便对病人进行救治。
四是停车位比原来多出5成。以往,还没进医院,很多人就已经遇到了一大难——停车难。为此,该院重点对医院原有布局进行合理改造,改造后的医院停车位比原来多出5成。
五是最先进的手术室:手术室光门禁就有两道,医生进出必须经过验证,管理严格如同银行金库。无影灯、吊塔、麻醉机等采用全进口的世界最高端设备,全力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六是最数字化查房:届时,整个外科大楼病区都有无线网络覆盖。医生查房时不再手捧记录本,而是搬来一台“移动查房机”,就可随时调取患者所有信息。护士拿着“刷卡机”,轻轻一刷患者佩戴的信息手环,就能获得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数据,这些新的技术正在陆续变成现实。
创新,向“高精尖”看齐
如果把医院当成一台电脑的话,环境只是电脑的硬件,而技术则是电脑的软件。一台电脑功能是否强大,与软件的创新息息相关。于是,一场技术创新在该院紧锣密鼓地上演着。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构建有利于人才团队成长的机制”成了二院首选之策。该院按照人才培养规划,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从上争取人才合作,从下挖掘实用人才,做到为我所用,并依据发展需要大力引进学科带头人、研究生。近年来,该院引进高学历人才100余名。
此外,该院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建立各类学习型平台,加大培训力度,促使该院医务人员快速成长。
在走出去方面,该院除了向国内知名医院选派人员进修外,还精挑人员到国外进修学习。今年年初,妇瘤科主任王虹被该院推荐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对外交流项目省内选拔赛。凭着良好的英语基础和专业技能,王虹被公派到德国进修学习3个月。
为了向国际水平看齐,今年7月份,该院首届青年骨干英语培训班在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正式开班,首批20名青年骨干医生参加培训,为他们以后出国学习交流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请进来方面,该院相继承办了全国腹腔镜会议、河南省肿瘤高端论坛等43个学术会议,邀请了国内医学专家陆士新院士、新加坡中央医院吴汉昇院长等50余名知名专家前来讲学。
今年5月,国际肿瘤防治学术交流会暨市妇科肿瘤学术年会在该院举办。来自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迈阿密达德学院、纽约理工学院、底特律梅西大学的多位专家教授为参会人员作了精彩专题报告。会后,医疗专家们又到病房参观考察,对该院在肿瘤防治上的科技实力与取得的多项成果赞不绝口。如今,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名字与肿瘤防治事业紧密相连,不仅在豫北地区广大群众中名气很大,还吸引了安徽、辽宁、山西、山东等外省患者前来就诊, “看肿瘤到二院”这句话在百姓中广为流传。
此外,该院还先后与北京肿瘤医院、北大附属第一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国内著名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并设立远程会诊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学习与合作渠道。
在医疗行业享有盛誉的德国贝朗公司经过多方认真考察,将德国蛇牌关节治疗焦作中心设在了该院,这也是贝朗公司首次与河南省医院合作。
有了人才,重点学科建设也是捷报频传。尤其是今年,该院大力支持专科建设,拓展学科发展空间,带动专科技术整体提升,在专科拓展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如今,焦作市肿瘤诊治中心、焦作市微创外科治疗中心、焦作市介入放射诊疗中心、焦作市高血压病防治中心、焦作市乳腺病诊治中心、焦作市康复医学中心均设在该院。
在技术创新的引领下,一大批新技术、新项目在该院应运而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8月份举行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该院独立完成的一项科技成果——《高场磁共振对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荣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打破了我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连续多年与医疗领域无缘的局面。近年来,该院医务人员开展新业务680项,获国家专利7项,获省、市科研成果奖83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专著40部。
人才、学科、技术形成了纵横衔接的“创新链条”,带动该院发展迎来“点”上出品牌、“面”上大跃升的可喜局面。
创新,服务社会促和谐
一家医院拥有过人的技术,只是能够吸引人,拥有细致入微的服务和情感氛围,才能够打动人。实施服务创新,让患者满意,成为该院不断努力的方向。
该院提出“5S模式”,即要求细化服务对象、细化科室职能、细化管理制度、细化工作流程、细化效率和成本。
“服务优不优,一切以患者满意为‘金标准’,对于这项大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李富梅说。在“5S模式”下,每位医护人员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倾心关爱着每一位病人。
“感动、贴心、和谐”,这6个字体现在医院的方方面面:为患者打开水、打饭,为患者提供一次性水杯、针线包,为患者洗头、洗脚、剪指甲,为每一位新生儿免费拍照留念……这样的服务在该院数不胜数。
3年前,该院推出的一项举措令市民感到意外和惊喜:将该院百余名专家的科室电话、手机号码向社会公布,随时免费为广大群众提供健康咨询。
今年,《健康报》记者下基层活动走进该院,多名记者经过深入细致的采访、调研后指出: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在服务百姓上的多项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衡量一所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水平,不在于它的规模架构和经济效益,而在于这所医院作为一个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机构,为患者服务的影响力有多大。基于此,该院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提出了“健康焦作”理念。
从2月11日起,该院启动了“健康焦作”周末专家大型义诊活动。该活动时间跨越2012年全年,在每周周六、周日,该院百余名医疗专家按照每月不同的义诊主题,轮流义诊,护航百姓健康。
医疗价格是衡量群众满意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为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该院作出了不少努力。
——作为全省首批3家按病种付费试点医院之一,该院率先在焦作市实行单病种费用控制;在焦作市首家推出新农合患者4项优惠政策;今年,该院又选择了19个专业30个病种稳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让价格更优惠。
——在焦作市率先实行患者医疗费用查询和“一日清单制”,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为此,该院被卫生部定为河南省地市级医院中唯一的院务公开示范医院。
坚持创新无止境,倾情为民无尽期。该院用创新的活力,在医改的大潮中找准定位,凸显三甲医院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市第二人民医院这一在群众心目中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该院健康、高速的发展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2012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在焦作新区为该院划拨20万平方米土地,为该院的进一步腾飞拓展了空间。如今,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市二医院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怀揣着创新的勇气和梦想,正朝着一流的三级甲等医院、著名的肿瘤医疗中心这一目标稳步迈进。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