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良贵) 今年年初以来,解放区把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将公共卫生服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项民生工程,使公共卫生服务事业与区域经济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该区从基础设施和内涵建设着手,强基础、提水平、增效能,逐步建立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项目强卫”战略,不断加大争取上级资金力度,全面提升卫生基础设施水平,使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从破旧的办公用房搬进了现代化的办公楼。目前,该区争取中央投资项目10个,已完成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任务,建设规模达到1.39万平方米,总投资1975万余元,其中区政府配套资金312万元。为加强社区中医科建设,该区又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在各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诊室、康复理疗室等,建立中医药服务独立区域,打造了一批中医氛围浓厚、环境幽雅、集休闲养生医疗服务于一体的社区中医馆和中医养生馆。同时,该区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引进现代科技手段和技术装备,先后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了治疗设备,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了不断丰富公共卫生服务内涵,该区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入户建档小组,通过进入居民家中宣传卫生知识、免费体检、建立家庭及个人档案,得到群众广泛认可。截至目前,该区已为88906个家庭、311655人建立了城市居民电子体质辨识健康档案。该区还根据不同季节,针对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制定讲课内容,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印制健康教育处方、宣传资料100余种。该区投资50余万元开展预防接种标准化建设和省示范预防接种门诊创建等工作,为辖区儿童提供预防接种登记、管理、接种、补种、统计等服务,开展应急接种和强化免疫服务;突出特色,不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能力,广泛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效、验”的优势,在居民中广泛推广中医养生、预防、康复保健等服务,目前辖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包括针灸、拔罐、刮莎、艾灸、推拿等中医药适宜技术10余种;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一体化服务,依据病人实际,逐一制定心理、饮食、运动、药物、康复保健等中医保健干预措施,防治结合,有效服务慢性病患者。
解放区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