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致敬,焦作援疆人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1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敬,焦作援疆人
—— 焦作市援疆工作队队员生活素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王忠军(中)和同事们冒着严寒在大漠里看图纸。
  ↑在北疆巴里坤草原工作的援疆队员杨晓平(中)在牧民家里询问案情。
  ↑工作之余,李建设(右)亲自教同事做实验。
  ↓每天一上班,赵秀清的科室里便坐满了等她看病的人。
  ↑想家的时候邢长胜就抽支烟。
  ↑晚饭后大家坐在一起聊天也是一件开心的事。
  ↑张利民(右)正在和同事研讨工作。
  ↑晚饭后时国庆坐在被窝里给妻子打电话。
  ↑早上吃饭的时候,大家才能坐在一起唠家常。
  ↑休息的时候,大家在一起打乒乓球。
  ↑吴明每天都要加班加点来整理案卷。
  ↑庭审结束后,当事人拉着李红卫(右)的手高兴地说:“感谢你们还我公正。”
  ↑在语言沟通遇到困难时,张三军(左三)总是不厌其烦地向病人询问病情。
 
   

  本报特派记者 张 蕊

  12月2日,记者随焦作市党政代表团奔赴新疆哈密采访。在代表团返程后,记者一行三人留下,与焦作援疆工作队的同志一起吃住在河南援疆驻地,零距离走近我市援疆工作队员,切身感受了焦作援疆人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新疆哈密和焦作大约有两个小时的时差,去的人只要一下飞机就会鼻子出血丝、嘴干、嗓子疼,援疆工作队的同志刚到这里时还真是不适应。由于这里气候干燥,记者才住了两天就感到不适应。记者看到,任职新疆兵团十三师中级法院副院长的李红卫小动作很多,一会儿揉鼻子,一会儿擦眼睛,一会儿还会流出鼻涕来。经询问才知道,他因对这里气候太敏感,得了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角膜炎,咋治也治不好。

  新疆哈密吃早饭的时间是在9时。河南援疆驻地有食堂,队员们都在这里用早餐。早餐品种有糊涂、油茶、花卷、油条、小菜,跟在家里吃的一样,只是油茶做得远没有家里的地道。焦作的13名队员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吃完饭自己刷碗,碗筷就放在各自的小碗柜里。杨晓平是因为市党政代表团的到来才有机会在这里享受一顿早餐,所以高兴得不得了。他是焦作唯一一位在北疆巴里坤草原工作的援疆队员,平时都要坚守在寒冷异常、远离战友的巴里坤法院,做梦都盼着能和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吃顿饭。

  早饭后,大家都上班去了,14时吃午饭,但很多同志由于路远中午不能回来。王忠军在农十三师工业园区任规划建设局局长,长年在戈壁滩上“指点江山”,中午经常在单位吃方便面。记者跟他一起来到工业园区,大约走了一个小时的路程,茫茫戈壁滩上,已然耸立了一些工业项目。时国庆曾经到红山农场开展防疫、检疫工作,在哈萨克牧民家里一住就是十几天,天天吃馕饼蘸奶茶,吃出了一嘴泡泡。

  20时饭后,大家聚在一起看电视,天南海北聊得热闹。聊了一会儿,时国庆惦记家中的妻子,默默地走到自己的房间打电话去了。邢长胜本来就不爱说话,此时,他抽着香烟默不作声,渺渺烟雾中似乎满是牵挂。赵秀清在电话里问候正在重症病房抢救的母亲的病情,说着说着,她眼圈红了,声音也哽咽了……

  夜色茫茫,思念和孤独似乎最容易侵蚀人们的内心。白天工作和忙碌时被暂时忘却的亲人,这时都一股脑地涌现在脑海中,甜甜地、疼疼地、黏黏地、麻麻地……今晚,不,应该是每一晚,他们一定是带着深深的思念和牵挂入眠。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