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进厂那会儿,她就在办公室做核算员工作,如今我都来厂七年有余了,而她还在这个位置上像老黄牛一样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之所以她在这个位置上能干这么多年,是因为她无论做什么事情总爱“叫真”,讲“认真”二字。不是吗?就拿我来说吧,我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写写画画,自然就会从她那里要一些笔墨纸张,而她经常这样对我说,笔墨纸张要省着点,都是我们的办公经费呀!她总是这样把公家的东西看成是自家的东西,大家都说他“抠门”。
我并不这样认为,报计划领材料,她都要仔细盘查库存情况,精打细算,看哪些东西需要领,哪些东西不该领,她都装在心里,做到准确无错。虽说她对工作很认真,但大家并不喜欢她。
每当提到她的时候,大家就会窃窃私语。这样说吧:她性格孤僻,一副冷漠的面孔让人难以接受,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高傲”深沉,似千金小姐,高不可攀,拒人千里之外,很难给人们留下甜甜的一“笑”。也许我和大家不一致的观点是因为我和她毕竟都是多年的老相识,相互了解得更多一些。
记得那一次停机大修,我的衣服被污泥弄脏了,浑身上下不像个样子,看到我那个样子,她走到我们面前笑了笑说:“快把衣服脱下来让我给你洗洗。”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也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她终于和“凡人”接触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从此我对她刮目相看。
她对待工作的热情和执着无人能比。因为她业务水平高,知识渊博,在二年前全厂管理人员知识大赛中荣获全厂第一名,家里知道这个特大的喜讯后在皇宫大酒店为她准备了一桌丰厚的晚餐,在这个宴会上她尽情地放声高歌,和同事们是那样的亲切和蔼,我从未看见她的微笑是那样甜美、那样地让人感到她的美丽所在。
她真的发自内心地笑过,那是当她的儿子拿到山东济南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那天我正好上白班,只见她手里拿着好大一包喜糖,兴致勃勃地在给同事们发糖呢。几天后她又宴请大家吃儿子的喜宴,宴会上叔叔、阿姨们亲切地叮咛嘱咐,让孩子一定好好读书,多学知识,力争早日成才,报效国家,宴会在热闹非凡的气氛中结束了,这一夜她思前想后难以入眠。
当第二天上班看到她的时候,只见她满面红光,舒展的眉头好似吃了兴奋剂,我感觉到她和以前不一样了,爱说爱笑了。你看,大老远她就含笑地向我走来,很庄重地告诉我,她昨晚整整想了一夜,要换个活法,多与同事们相互沟通,增加感情交流,虽说人生只是短暂的瞬间,但我要美好的人生,对生活要重新开始,追求幸福,低调做人。她要和大家打成一片,心心相印,在今后的日子里和同事们和睦相处。
自从这以后,她真的变了,而且变得是那样的和蔼,那样的平易近人,让人难忘。俗话说,女人四十已过午,而在她的身上则看到了中年的成熟美丽而有气质。她那冷漠的面孔不知早已跑到哪里去了,而那甜甜的一笑在脸上闪动开来。你听!大老远地就能听得到她的声音——她和同事们说笑的声音是多么的清脆、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