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胞胎事件:
一记关于生育公平权的警钟
【事件】曾经引发社会热议的富商“八胞胎事件”有了最新进展:广东省计生委表示,查实富商夫妇户籍都在肇庆农村,除母亲所生3名孩子以外,其余两名代孕妈妈生下的5名孩子都算超生,将会征收社会抚养费,估算高达上千万元。
【观点】从八胞胎事件的处理来看,按现有的政策,因为涉事人不是国家公职人员或事业单位、国企工作人员,唯一的处罚手段只能征收社会抚养费。虽然上千万的“罚款”已非小数,但对于拥有金山银山的富豪来说,未必伤及筋骨,且这仅是特例。对于更多富人、明星来说,超生一两胎的罚款只是九牛一毛。富人、明星屡屡超生,“有钱交罚款便了事”成为“惯例”,亵渎公民生育公平权,危害社会公平,相较于超生本身的负面影响更大,普通群众难以容忍。
——《羊城晚报》
专家谬论也是一种“三聚氰胺”
【事件】 12月12日,深陷塑化剂事件漩涡的贵州茅台在贵阳举行了大规模的媒体说明会。会上,北大教授李可基称,三聚氰胺基本是无毒的物质,成人喝下去不会损害身体。他表示,人类几百万年都没灭绝,说明人类的排毒、解毒能力实际上是非常强大的。
【观点】在三聚氰胺问题上,专家发言,更应有着公允向度。就算是轻毒物品,保持警惕、做最坏预测,才是理性姿态。专家频出雷语,辜负了社会期望,也自损公信。但其道德血液,不是几句“要呵护名誉的羽翼”能唤回:当专家谬论总在“学术探讨”的掩体下被豁免,耻感也就形同虚设。也许,只有提升文化性格中“零容忍”的成分,才能有效制衡此类昏话。
——《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