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河南省政府分别举办了201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仪式。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人。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建议广大高校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保持以下心态:
放平心态找市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省、市、县级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也随之建立并不断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作用愈加明显,毕业生应主动通过双向选择进入市场,积极搜集掌握人才需求信息,寻找就业岗位,把握就业机会。
观念改变看单位。现在我国逐步形成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私营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从人才需求来看,国有大型企业对一般技术和管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需求不大,而乡镇企业、小型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还处于迅速发展、壮大时期,人才紧缺,对各类技术、管理人才需求旺盛。高校毕业生应找准机会,转变观念,把这些单位作为就业的新途径。
不唯对口用所长。当前社会上最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通用型人才,而有些学校专业设置比较窄,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这就要求毕业生在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时,有一个广义的理解,凡是与专业相关的都应算是对口的。同时,毕业生应加强自身素质和特长的培养,发挥自身所长,使自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不贪舒适求发展。从年轻人的成长历程来看,从一线干起,多一些实际锻炼的机会,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按社会的要求,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奠定扎实的基础。而目前企业急需一线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高校毕业生要想不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展现自己,就不能贪图舒适的环境,而应勇敢投身到生产第一线,经受锻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创业带动就业。由于种种因素的存在,部分毕业生难以马上找到合适的工作,如果能积极地进行市场调研,抓住现在各地转型的机遇,适时地走自主创业之路,也可能闯出一片新天地。实践证明:他们中的一大批人加入到个体工商户的行列,进军第三产业,通过自主创业,艰苦奋斗,灵活经营,开启了一条创业发展致富之路。因此,高职高专毕业生在从业难的情况下,应紧抓当前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利用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走一条自主创业之路。
(作者系焦作师专职业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