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一年,我们从容面对;这一年,我们风雨兼程;这一年,我们阔步前行!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面对土地等资源要素的制约,2012年,山阳区委、区政府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抓手,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站位全局,狠抓落实,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大潮,在转型示范市建设中奋勇争先,稳增长、促转型、保态势、重民生,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各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市的前列……从即日起,本报将陆续刊发《阔步向前》等系列文章,回眸2012年山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飨读者。
日前,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内,随着投资3.6亿元的恒艺双喷项目顺利投产,山阳区工业项目再添一丁,工业经济已踏上破冰之旅;而在焦南新区、东方红、艺新、焦东等大商圈内,一批金融总部、专业市场相继入驻开业,新的元素开始熠熠生辉,渐露锋芒;与此同时,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鸿篇巨制正在酝酿发酵,融合的魅力正在彰显……
“一年来,山阳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中原经济区战略实施的机遇,按照三化协调的总要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该区区委书记孟令武这样说。
一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该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72亿元,同比增长21.6 %;公共财政预算完成3.42亿元,其中税收比重为91.7%,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聚焦一:商贸服务 提档升级
12月14日,一场雪后,空气显得越发清新。
从市塔南路往南,由人民路向东,尽管路边的残雪星星点点,但浓郁的商业气息依旧扑面而来,大商千盛生活广场、中海摩登商业街、新山阳商城、嘉隆国际等各种业态众星拱月;奥斯卡国际影城、五星电器等数十家知名品牌环绕其间……可谓繁花似锦、光彩照人。
一年来,该区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和环境四大优势,以商贸服务业为突破口,着力打造更高层次的核心商贸区、功能完备的中央商务区。同时,该区围绕“提档次、拓领域”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全区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倾力扩大投资规模。特别是在商贸服务项目的引进上,坚定不移抓品牌,将发展目标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行业龙头,着力引进知名度高、实力雄厚的大集团,不断发挥“鲶鱼效应”,以品牌优势带动发展档次的全面提升。
如今在老城区,依托投资12亿元的东方红国际广场进展顺利;投资15亿元的中弘·名都城已经竣工;投资2亿元的新山阳商城已经开业;投资9亿元的太古广场即将动工建设;华融国际水岸项目已全面进行招商……一年中,该区安排三产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70.8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41.41亿元。同时,在我市楼宇经济的佼佼者远大·财富大厦和华融国际大厦这些品牌的引领下,总面积达9万平方米的商务楼宇现在入住率超过95%,一个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商业中心已经崛起。
聚焦二:工业经济 勇拔头筹
工业水平是一个地区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如何抓住我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这一重大机遇,催生工业经济进一步蝶变,且看2012年,该区打出的一套组合拳——
搭建平台,项目集群发展。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是该区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和发展工业经济的主平台。一年来,该区抓住省集聚区规划调整的契机,拓展集聚区发展空间。目前,集聚区总规划面积达8.16平方公里。眼下,投资3.6亿元的中晶实业高科技纳米碳酸钙项目和投资3.6亿元的恒艺双喷项目已经开始试生产;投资3.2亿元的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荣格科技(焦作)工业园等10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化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攀大引强,突出主导产业。据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玲介绍,该区确立了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科技和服装四大主导产业,坚持在产业承接和延伸上精选项目。同时,该区出台了《关于完善服务工业企业长效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建立了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如今,投资20亿元的修正中原(焦作)产业园项目正在建设,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也是订单不断。
科技创新,擦亮企业名片。目前,位于该区的焦作市科瑞斯达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5英寸LED蓝宝石基板生产技术获得突破;河南超燃清洁能源公司被评为2011年度全省节能减排示范单位。同时,该区继续按照“科技强区”战略,先后聘请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高科技人才当企业科技顾问,并与清华大学等高校签署战略合作意向,定期开展科研成果与项目对接活动。另外,该区还组织科技专业人员逐一进企业调研,将辖区工业企业依靠自身技术力量无法解决的难题筛选汇编,建立企业技术难题信息库。截至目前,该区80%以上的超1亿元企业都建立了研发机构。
今年1~10月份,该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6%,居全市前列。
聚焦三:城乡统筹 彰显魅力
“按照三化协调的总要求,我们紧抓城市南移东扩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等历史机遇,以城乡规划建设、产业支撑和公共服务促动为重点,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探索出了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相互融合的路子。”说到城乡统筹发展,孟令武侃侃而谈。
一年来,该区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原则,将全区74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系统,统筹谋划,合理布局,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同时,该区在完善城乡规划的同时,还将其与新型农村社区、城镇发展和产业集聚区规划“四规合一”,一体推进。围绕规划,该区加快了南水北调安置小区建设等建设步伐,对重大基础设施做到城区和农村统一布局、统一建设,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该区还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壮大产业支撑,引导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以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化解此问题的灵丹妙药,强力推进“11234”计划:1区,即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1园,即修正中原(焦作)产业园;2带,即太行山休闲旅游带和南水北调观光商务带;3圈,即艺新商业圈、焦东商业圈和东方红商业圈;4中心,即新区现代商业中心、新区金融中心、东部物流中心和新区文体中心。目前,该区产业支撑作用越发明显。同时,该区支持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开发特色农业,鼓励他们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组团闯市场。如今,该区已有农业专业合作社40余家。
一年中,该区坚持服务多元化,切实提高农民生活保障水平;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向农村、向基层、向公共社会事业投入,让群众在加快发展中共享发展成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樊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