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任党中央领导平实、务实、亲民的讲话风格,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赢得一片叫好声。新任党中央领导在许多场合都强调,领导干部要讲实话,不要念稿,更不要讲官话(多指那些永远正确,却又没有实质内容的大话、空话、套话——编者注)。然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爱讲官话仍然是当下许多官员挥之不去的习惯,让不少人感到反感。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中国雅虎,对5163人进行的一项题为“你身边爱讲官话的官员多吗”的在线调查显示,91.7%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普遍存在爱讲官话的官员,69.8%的受访者表示身边这样的官员“非常多”。
调查显示,对于官员习惯说官话,91.0%的受访者直言很反感,6.9%的人表示“不好说”,仅2.2%的人表示认同。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小军,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当前官场中,干部爱说官话的问题的确很严重,造成的社会影响很恶劣。一些领导干部,包括很基层的干部,讲话稿动辄就要一两万字。浏览许多基层地方政府的文件也会发现,文件高度都很高,显得很“宏伟”,对于要给老百姓解决的实际问题,则闭口不谈。杨小军认为,官员说官话,实际上是在对上级表决心、喊口号,并不是真想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王敬波教授,一直致力于我国政府行政文化的观察与研究。她坦言,爱说官话之所以会成为当下官场根深蒂固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目前官场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官僚主义作风问题,许多官员将自己看成是高于群众的人,所以他们的话语自然也“高”于群众;其次,当前官场有一种“不做不错”的普遍现象,即讲话没有实质内容、不针对实际问题,也就不会出错,更不用负什么责任,所以相对于实话,官话、空话自然更流行。
“官话流行的根源在于当前的官员对上不对下,老百姓对官员任用等问题没有发言权,所以官员们没时间,更没动力去说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话。”王敬波说。
本次调查中,84.1%的受访者期待,未来10年,不说官话能成为官场新风气。
至于官话改革的具体举措,76.7%的人建议官员说话应该直面问题,不回避、不闪躲;72.3%的人建议官员要敢讲真话、实话;69.3%的人认为官员应少说空话、套话。其他建议还有“官员要多深入群众,了解实际”(59.1%)、 “增加会议开放性,让老百姓监督”(50.6%)、“加强干群对话沟通”(47.6%)等。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