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事·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二届焦作市志愿服务市长奖“十佳志愿者”
全国牛肉价格同比涨幅近35%
河南试点“公建民营”幼儿园
安倍晋三表示
将努力改善日中关系
南非挫败恐怖袭击阴谋
图片新闻
我国调整2013年进出口关税
延伸阅读
世纪工程 福泽怀川
第二届焦作市志愿服务市长奖“十佳志愿服务组织”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2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纪工程 福泽怀川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上接一版)在废弃的九里山采石场上,记者从填土处往下瞅,60多米深的大坑已被填平了80%,放眼四周,昔日荒凉不见,片片新地相连。市南水北调办主任段承欣对记者说:“九里山上千亩的废弃采石场改造恢复后,将引水上山,栽花种树,这里将被改造建设成一个生态绿色的‘天然氧吧’,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新景观。”

  2011年以来,县区段严格按照“准备、初验、编制复垦计划、审查、组织实施、复垦验收、回交验收”七个步骤,抓好临时用地返还复耕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完成7819亩。焦作市临时用地返还工作和利用工程弃土改变、改良沿线土地耕种条件的做法,受到了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充分肯定,并在全省进行了推广。

  每年有2.69亿立方米优质水滋润焦作

  今年11月15日,是焦作人民大喜的日子。这一天,总投资5.7亿元的焦作市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此举标志着我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建成后,引来长江水、滋润新焦作的蓝图,就会变成现实。”段承欣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通水后,每年分配给我市用水量2.69亿立方米,不仅能有效提高和改善我市饮用水水质,大大缓解我市资源性缺水问题,而且对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总干渠工程、供水配套工程、水厂及管网工程三部分组成。供水配套工程是指连接总干渠分水口门与城市自来水厂入口的输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发挥效益至关重要的一环。

  包括我市在内,全省共有11个省辖市被确定为南水北调受水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我市设置了5个分水口门,本阶段启用4个口门,建5条输水管线(总长45.23公里),分别向温县、武陟县、焦作新区、焦作市区、修武县供水。

  我市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市水资源保障能力。据权威评价结果显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7800立方米,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100立方米,河南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14立方米,而我市水资源总量仅为7.8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3立方米,仅占我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二分之一、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十分之一,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三十五分之一,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0立方米的水资源警戒线标准差距甚大。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后,年调水量可达95亿立方米,其中分配给我市2.69亿立方米,相当于我市水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将有效缓解我市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我市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建设,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为市区供水2.118亿立方米,城市因水而灵,风景因水而活,一幅“五彩焦作,缤纷生活”的城市景观必将呈现在人们眼前。

  我市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建设,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根据分配我市水量和当前工业用水需要,在未来几十年内,我市将不会因水资源短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这对于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将产生积极影响。

  我市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建设,将有利于受水区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市居民的饮用水主要来自于地下水。我市地下水水质较硬、氯离子含量高,群众患结石病较为普遍。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将会为受水区提供优质的地表水,水质将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这将彻底改变受水区群众饮水质量,减少结石病的发生,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我市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建设,有利于加强我市生态环境保护。该工程不仅是一个供水工程,更是一个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可持续发展工程,其开工建设将有利于提高我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1.76万名搬迁群众住进了新房

  走进马村区白庄现代化多功能搬迁户安置社区,记者被眼前宏大的场面惊呆了,这里高楼林立,一条条水泥硬化的道路整洁干净,位于社区中心的商业一条街,人来人行,生意火爆,社区周边有学校、医院、幼儿园、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一应俱全。据记者了解,这是目前我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条件最好的新型居民社区。

  白庄新型社区占地541.6亩,现已建成入住的有105栋,今年新建成的还有13栋,可安置3500户1.6万人,如今,全区总干渠征迁户全都拿到了新房钥匙,多数已经入住。该社区有60平方米到140平方米各类户型,水、电、气、有线电视线、网线全部入户。征迁户张海霞对记者说:“搬进新区,能住上这么高质量的楼房,都是托了南水北调的福了。”张海霞原住在区中心,房屋破旧,因房价一路上涨买不起新房,彻底放弃了改善住房条件的想法。没想到,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从她家门口过需要搬迁,这才圆了她多年的新房梦。

  为了让搬迁的群众人人有活干、户户有钱赚,马村区还在该社区建成了商业一条街,在社区内外兴建了400多套门面房。一户姓李的经商户告诉记者,他经营的小超市,一年能收入两三万元钱。

  我市南水北调县区段总干渠总征迁人口为1.76万人,有城市居民,有农民群众。为了让他们搬得出、住得下、过得好、能发展,我市干渠沿线各级征迁干部和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征迁群众的安居乐业。高规格、高标准、高档次,先后兴建了3个城市社区和10个农村安置点,使众多为国家工程建设作出牺牲的群众住上了新房,过上了幸福生活。

  在太极拳发祥地陈家沟村西北角,有一个漂亮的新型农村社区,一栋栋两层高造型美观的小别墅整齐排列在总干渠东侧,社区道路全部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为服务总干渠搬迁的49户196人全部住在这里。

  走进搬迁户陈国其的家中,正赶上他做晚饭。这是一座两层半高、造型新颖的住宅,有300平方米,屋里摆放着冰箱、电视、沙发、衣柜,比城里人住的都不差。记者问他家有啥变化?他说:“三间破砖瓦房变成了小别墅,30多平方米变成了300多平方米,家用电器变多了、变好了,家门口的土路变成宽敞干净的水泥路了。这变化是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是征迁干部和当地政府处处为搬迁户着想带来的。”

  6座“编外桥”架起来了

  我市南水北调县区段按照干渠总规划设计,需要架设62座公路桥和生产桥。但是,有一些县区乡村因干渠施工,切断了部分道路,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博爱县靠干渠的贺村、齐村和东良仕村(2012年贺村、齐村划至了焦作新区),因修干渠阻断了他们生产路,往往要绕过104省道去生产,且不安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发生了6起交通事故。

  市南水北调办的征迁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多次到省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经过无数次的争取,上级终于同意修建这3座没有被列入计划的生产桥。同时,还争取新建了温县4号路生产桥、旅游路公路桥和新朱路公路桥,6座桥总投资4500万元。目前,贺村东、齐村东、东良仕村、温县4号路生产桥已建成通行,旅游路、新朱路公路桥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引桥施工,预计2013年春节前后通车。乡亲们说:“我们出门方便了,多亏了征迁干部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