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坚持科学发展 持续转型升级
全力加快“四个沁阳”建设步伐
学习十八大精神 贵在“深新高实”
组织部门要做到“六个坚持”
十八大报告解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12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科学发展 持续转型升级
全力加快“四个沁阳”建设步伐

□魏新洪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学习贯彻好十八大精神,最重要的是在全面把握十八大精神基础上,把十八大精神转化为指导沁阳发展的强大合力,转化为推动沁阳发展的实际行动,不断开创沁阳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经过这些年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沁阳市综合实力、发展质量显著提升,民生福祉大为改善,综合实力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四位,产业集聚区连续两年位列全省十强,县域经济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新形势、新阶段,沁阳未来发展如何定位?如何实现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大发展?我们结合沁阳实际,提出了着力建设“文化沁阳、富裕沁阳、美丽沁阳、和谐沁阳”的新目标。目标如何实现?从哪里突破?我认为,沁阳只有挖掘厚重的文化积淀,持续加快经济转型,不断加大建设力度,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才能全面建成小康,实现和谐,建成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生态宜居、社会和谐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依托优势,“挖”出文化

  十八大报告明确把“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个重要目标之一。经济建设、城市建设是骨架,文化建设是灵魂。建设“文化沁阳”,就是要深挖文化潜力,坚持特色发展,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经济竞争力,努力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使文化成为整个城市的发展之源、活力之根、繁荣之本。完善规划体系。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进一步制定完善神农文化、名人文化、山水文化、怀府文化等规划体系,提升文化旅游品位,营造浓厚文化氛围,让文化成为推进沁阳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打造文化品牌。加快神农山文化旅游产业园、檀溪堂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启动影视文化馆、民俗村等项目规划建设,提升文化旅游产业承载力。深度挖掘朱载堉、李商隐、曹谨、宋学义等名人文化资源,神农山、丹河峡谷、怀药文化、怀府文化等山水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传承创新本土文化。大力传承怀梆、唢呐、高抬火轿等民间艺术文化,将黑陶、澄泥砚及怀商怀药、闹汤驴肉等特色文化产品融入现代文化元素,使本土文化得到弘扬、创新和发展,不断提升特色文化产品知名度。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要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建设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持续转型,“转”出富裕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建设“富裕沁阳”,就是以转型促发展,以转型增实力,坚定不移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高成长性产业,持续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确保到2016年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前三强,人均主要指标接近发达地区水平。持续招大引强。坚持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等机制,加强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扩大开放,以开放促发展、促转型、促提升。加快项目建设。坚持“四个一”推进机制,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区、沁南新区、新型农村社区和神农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四区项目建设,不断壮大经济总量。注重技术创新。通过创新驱动提升质量,加快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转化项目,推动造纸装备及造纸和新能源、光电信息等产业上档升级,使各个产业在新的起点上焕发活力、增强竞争力。加速集聚发展。加速“一区两园”融合发展,加快公铁立交桥、第三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建设和土窑村搬迁工作,提升集聚区的要素资源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加快建设,“秀”出美丽

  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沁阳”,就是高标准开展城乡建设,大力度提升景区档次,加快城市水系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做到青山与绿水常在、秀美与发展共赢,着力打造“宜商宜居、风景秀丽、水清园绿、城景相融”的美丽城市,让沁阳623平方公里处处显示美、展示美。建新区,扮靓城市。高标准、高质量加快推进“八路”、和谐家园、体育中心、行政中心、沁南总部经济大厦、城市集中供暖等一批拉大城市框架、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重大项目,进一步展示城市形象,打造城市新亮点。建社区,改善环境。加快推进丰庆新城、景和社区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极运作覃怀办事处东关村、山王庄镇山王庄村等12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广大农民生活环境。建景区,打造品牌。持续加快神农山景区资源整合步伐,大力推进游客服务中心、大型生态停车场等工程建设,认真做好地轨缆车、神农纪元广场和神农山养生度假山庄项目规划建设,塑造沁阳旅游品牌。建水系,提升品位。“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将全面推进城市水系景观开发,实施滨河公园、天鹅湖改造工程,新建沁河拦水坝,开挖沁南人工湖、城西生态园,大力整治护城河、小官河,积极争取河口水库、小浪底北岸灌区输水工程,不断增加城市水域面积,逐步形成“湖河相连、城水相映、林水一体、人水和谐”的城市水系,使水系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建机制,保护生态。深化北山治理成果,打造城市绿色屏障。制定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考核制度,加强重点区域、行业环境污染治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真正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与民同心,“创”出和谐

  十八大报告指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沁阳”,就是要持续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缩小贫富差距,让公平正义得到伸张、人心得到极大凝聚,使干群之间、邻里之间、村街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等方方面面实现和谐,形成诚信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社会风尚,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我们将把更多财力投向民生领域,加快实施民生工程,每年为群众办一批实事好事,使经济总量与生活质量同步提高。千方百计促民富,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使群众增收有门路、致富有盼头。不遗余力解民忧,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养老保障水平,让群众住得起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学。尽职尽责保民安,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让全市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幸福、安康的新生活。

  (作者系沁阳市委副书记、市长)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